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56 三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56 三朝 (2 / 3)

“便在東坊酒樓。聽樓上酒客說起。訊息來源有二。有的說,是從貴國的劉十九劉大人侍從處聽說到的。又有的說,卻是在益都至棣州間,盤踞有數股盜匪,便在數日前,其中有一股劫道,得來了一封書信。”

“什麼書信?”

“是貴國劉十九劉大人寫給棣州田豐的。”

“何樣內容?”

“貴國劉十九劉大人要求田豐即刻出軍,配合殿下南下、取我徐州。”

鄧舍不由大笑,說道:“盜賊所言,豈可為憑?流言蜚語,不足為信。”

浙西使者堅持,固請鄧舍給個準確的答覆。

鄧舍笑道:“尊使請想一想,若是我海東果有南下之意,又怎會如此疏於防範?竟至鬧得滿城風雨,婦孺皆知?尊使且請只管放心。”

浙西使者還是不滿意,說道:“殿下或無此意,那麼貴國朝廷呢?忽然遣劉十九來益都,是為何事?劉十九劉大人是否確有此意呢?”

“劉大人來益都,是奉朝廷之令。朝廷因見我益都戰事頻發,不可無大員坐鎮,故此遣了劉大人來,新任為益都丞相。有關此事,尊使不就早就知道了麼?劉大人現便在我的府中,你若不肯信我,可以過去問他。”

浙西使者還真的就去找劉十九了。儘管安豐與浙西是處在敵對的狀態之下,只是,去攻打人家的城池,這種事情,怎好當面與人明言?劉十九吱吱嗚嗚,含混其辭。說的倒是與鄧舍相似,不外乎“流言蜚語”云云。

對待劉十九,浙西使者就沒那麼客氣,直言說道:“要是沒有這回事兒,當然最好。但是,如果確有其事,我浙西卻也不懼。海東雖強,南有我浙西,西有察罕。只要不怕全軍覆滅,儘管請來。”

其實,就這個浙西使者而言,他對此事其實也並不見得就相信。就像鄧舍說的,海東如果真有意南下,又豈會任此事到處流傳?本系捕風捉影,只是他身負使者之責,不能不加以重視而已。

他給使團中人鼓氣:“數月前,方從哲出使我浙西,一席話,說動了咱們的主公,不辱使命,名揚江南。如今,既然咱們也剛好來海東出使了,適逢此事。不管真假,總要得盡力而為,務必要促使燕王打消此一念頭。”

這使者既然抱了這個念頭,想著要效仿方從哲,一來可在海東揚名;二則可以回去向張士誠請功,自然十分積極。

連著兩天,他都是帶領使團,天不亮便來到燕王府,直到晚上才肯離去。鄧舍公務繁忙,且剛剛新婚,有時候不一定有空接見他們。沒關係,他們也不抱怨,反正劉十九也還在燕王府中居住,便依舊去找劉十九。翻來覆去,一定要劉十九給個確切的回答。劉十九被他們擾得煩不勝煩。

聽了隨從來報,鄧舍微微一笑,說道:“雖然我很忙,但是劉大人來,不可不見。快快請他入內。”

劉十九撩著袍子,大步流星,來入室內。見了鄧舍,不等鄧舍說話,也不行禮,他當頭一句便是:“殿下,皇上令你南下、取徐州,此事何等隱秘!那浙西使者,又是如何得知?天天來糾纏與俺,好生叫人厭煩!”

鄧舍徐徐答道:“皇上令我南下,此事出自你口,入於我耳。我從來沒有對外說起。浙西使者如何得知?我卻也是正在茫然。”

邊兒上一個隨從介面說道:“好叫主公得知,浙西等地鄰我益都,便在我益都城中,多有他們的暗線。”衝劉十九行個禮,接著說道,“劉大人今來益都,侍從甚多。人多口雜,也許是誰不經意露了口風,被浙西的暗線得悉,又因此傳入了浙西使者的耳中,卻也是有些可能的。”

劉十九大怒,說道:“豈有此理!”鄧舍這一手,分明是把責任又推到了他的身上。表面上怒氣衝衝,內心中,他其實卻也頗是忐忑。

他此來益都,所帶的人確實很多,知道此事的也不少。其中更有幾個好酒的。若是真如鄧舍那隨從所說,是誰酒後失言?越想他越是不安。越是不安,越是聲色俱厲,他說道:“殿下,俺聽那浙西使者言道,他卻是說,這訊息最先乃是從盜賊的口中傳開的。殿下,你身為,……。”

說到此處,卻卡住了殼。

鄧舍是燕王不假,他現在實授的官職只為遼陽丞相。益都的盜賊,卻是與他沒甚麼關係。鄧舍頷首,說道:“大人的意思我曉得。這益都久經戰事,盜賊叢生,地方上的治安,確實也到了該整頓一下的時候。大人,你如今是為益都丞相,任重道遠。對於此事,你若是有什麼看法,有什麼想法,只管講來。我身為燕王,皇上又新近才令我節制海東、益都兩地。只要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要人給人,要錢給錢。不必和我客氣。”

劉十九瞠目結舌,半晌,勉強緩和了語氣,說道:“事已至此,風聲已漏。俺今番此來,卻也不是來追究誰的責任。俗雲:‘亡羊補牢,猶未晚也。’咱們該如何收場?怎麼應對?殿下,可有良策麼?俺洗耳恭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