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蟻賊>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54 洞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54 洞房 (1 / 4)

卻說柳三,與楊萬虎、傅友德、郭從龍諸將提出一計。郭從龍問道:“計將安出?”柳三緩緩道來。諸將聽後,皆是喝彩。

原來,柳三的計策簡而言之一個字:“賺。”用計賺城。細分下來,卻又分作兩步。第一步,楊萬虎、傅友德適才攻打縣城,圍剿元軍,卻是並沒有把元軍全部殺光,有一二百投降的,還沒有處理。便用這一二百人,連帶再從諸將本部選出三四百人,將之裹挾了,皆披掛元軍的鎧甲,用元軍的大旗,以為先頭部隊,先開去濟南。觀看天色,如今剛過申時;計算路程,待諸軍趕到濟南城下,正好夜色降臨。藉助夜色,便只教這股人扮作元軍的敗卒,等到了濟南城下,就亂聲喊叫。如能借此賺開城池,自然最好。若是不能,卻也是無所謂。他的計策還有第二步。

須知,詐為敗卒,賺開城門。其實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想那兩軍交戰,城池的防範是何等森嚴!尤其是在到了晚上的時候,往往守城的一方就會有規定,過了某個時辰之後,全城便會戒嚴。別說開城門了,在城中走一走都是不行的。扮作敗卒,就能哄騙得敵人把城門開啟,卻也未免太過輕巧。不過說回來,有沒有這種可能?還是有的。

但是要想實現這種可能,卻非得有兩個前提不可。

其一,扮作敗卒的一方對敵人的口令、守將、內部虛實等等都已經是摸得非常清楚;若有敵人投降的將校帶頭,那更是再妙不過。其二,敵人守城的將校還非得是一個無謀之輩。一見到有人來賺城,就立刻很積極地做出響應,十分配合地把城池讓給對方。相比而言,與其賺城,實在還不如下功夫在對方的城中找個內應,這樣反而也許會更加妥當。

所以,柳三其實也並不指望藉此便能賺開濟南城門。

他的第二步就是,若濟南守將不肯開門,就由在後追趕的海東騎兵出場。反正派去賺開城門的部隊裡,確實是有一二百元軍的降卒,就將錯就錯,在城內元軍的眾目睽睽、臨高觀望之下,將之全部斬殺。

此舉又有兩個用意。眼看著戰友被敵人殺戮,元軍的將士們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呢?兩種反應。或者有熱血衝頭的,沒準兒就會把城門開啟,衝出來救援。若果然如此,海東便就一聲炮響,頓時伏兵四起,趁亂再去爭搶城門。又或者,元軍軍紀嚴明,他們不敢出城,只好眼睜睜地看著戰友被殺。這樣一來,對他們計程車氣自然就會是一個嚴重的打擊。

所謂“先聲奪人”。

戰事未起,海東的聲勢就佔了上風。對隨後的攻城戰,必會有所幫助。郭從龍讚道:“‘一石兩鳥’,果然好計。”諸將皆無反對。

當即,便按照柳三的此計,驅趕了城中俘虜出來,盡數奪去他們的兵器。又選出了三四百的精銳,皆刀劍出鞘,橫戈執矛。兩隊人並在一處。又再從降軍中找出來一個願意帶頭的百戶,等到了城下,就由此人叫門。

在場諸將,楊萬虎軍職最高。選出了“敗卒”後,便即由他作為主導,諸將開了一個臨時的戰前軍議,三言兩語,將各自的任務分別明白。

楊萬虎步卒較慢,先行半個時辰,待至濟南,許其因地制宜,選好地方,埋伏在城門邊兒上。他的任務,是等賺開城門後,聞聽炮響,即掩殺出來,爭奪城門。郭從龍則帶領本部,跟隨“敗卒”後行。他的任務,是如賺不開城門,就將元軍的降卒盡數屠之。而傅友德,則又隨在郭從龍之後。其之任務,卻又是做預備隊,專門負責接應楊萬虎、郭從龍二將。

準備妥當,等楊萬虎部先行了有半個時辰,“敗卒”、郭從龍、傅友德諸軍開拔。果如柳三的計算,一路行來,等到了濟南城下,夜色早至。

這幾天的天氣,除了今天上午時候晴了會兒之外,一直都是說陰不陰,說晴不晴。此時雖才戌時,夜色已然深重。雖不能說伸手不見五指,但卻也是相隔數步,便人影憧憧,難以仔細分辨容顏。

仰頭望天,但見雲層甚厚。低首行路,只覺星月無光。

濟南城池甚大,大約因為戒嚴的關係,城中並無多少的燭火。只是沿著周圈兒的城牆,有一溜的火把燃燒、燈籠高照,惜乎夜色太深,卻也是沒有能照出太遠。郭從龍遠遠地停下了行軍,尋處所在,埋伏下來。透過林木、起伏的土山,眯起眼,細細觀看。見前頭的“敗卒”奔跑走竄,連連衝過了數股元軍的巡邏哨探,一窩蜂也似的,擁至了濟南門外。

高呼亂叫之聲,透過夜色,遙遙地傳遞過來。

柳三湊近郭從龍的身邊,低聲說道:“成敗與否,在此一舉。”郭從龍笑道:“城中韃子守將關保,性子謹慎,有勇有謀。是察罕麾下有數的名將。若今夜他剛好有巡邏城牆,三郎,你的此計便怕是不能得售。”

柳三以為然,答道:“是以,末將還提出了第二步。這頭一步本就並不指望。”他殺氣騰騰,“末將的本部幾近覆沒,弟兄們死傷慘重。只要這第二步能順利施行,也就心滿意足,算是稍微消減了末將的心頭之恨。”

郭從龍一笑,說道:“必能如三郎所願。”

因為夜色的關係,前頭“敗卒”的動作,郭從龍等人其實並不能看的很清楚。影影綽綽。只見到濟南城頭,有士卒舉著火把來回奔走,先是射下了靶箭,以此來限制住了敗卒的行動,再往前走,只要越過箭地,便要格殺勿論了。稍頃,有一將校打扮的人出現,往城外探了探頭,似乎問了幾句什麼。隨後,這人即離去了。不多時,又有一將校出現。因其盔甲鮮明,雖然隔得老遠,郭從龍等人也從他身上看到了反射出的光芒。

柳三說道:“觀其鎧甲,必為上將。”與郭從龍對視了一眼,兩人異口同聲,說道:“關保!”那城頭之將,問話甚詳。問了足有一刻鐘之久。“敗卒”之中,本就有一二百真正的元軍之降卒,郭從龍卻並不擔憂會被關保看出破綻。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他開始漸漸覺得不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