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50 親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50 親迎 (2 / 3)

這一番排場,不必一一細表。

只說那街道兩側的百姓人家,看的人中,不但有男子,還有為數甚多的婦女。都是或近或遠的看去,看見鄧舍騎在馬上,身姿英武、意氣昂昂;再又往左右前後看,又見有無數的颯颯少年,簇擁隨行。真如眾星捧月也似。卻也不知,有多少待字閨閣之中的少女,因此而被逗起了相思;卻又也不知,又有多少早已嫁為人妻的少婦,亦然因此而被挑起了*。

這迎親隊伍該要走的街道,卻都是提前便就規定好的。繞著益都城,轉了足有半圈,總算來至了羅家門外。天光已然大亮。諸軍熄滅了火把,各按位置,紛紛站立。

到了地方,卻又不是立刻就能見著新娘子的。自古有風俗,要先“起簷子”。何為“起簷子”?就是作樂催妝,促請新娘子上轎。待諸軍、諸人、並及前頭的樂隊等等悉數站定,趙過等人先行下馬,都是轉臉去看鄧舍。趙過為人,性子謹慎,雖然與鄧舍是為總角之交,這會兒卻不肯多說話,只是笑。隨從迎親的伴當中,有膽大者,喧譁高叫。或者嚷嚷:“將軍!還不快請下馬?”或者嬉笑:“新娘子,怕都等得急了!”

鄧舍一笑,也不責備他們沒大沒小,自下了馬。由諸人擁護著,來到花轎邊兒上。花轎就停在了羅家門外的正中當間。

羅家的門沒開,緊鎖關閉,外頭一個人也沒有。鼓樂稍歇。趙過扭轉過頭,看了看後邊一片黑壓壓的人頭,請示了鄧舍兩句,一揮手,樂聲再起。鄧舍帶頭,叫道:“新婦之,……。”諸人齊聲隨叫:“催出來!”

要按規矩,估計得叫嚷好一會兒,新娘子才會出來。鄧舍畢竟燕王,羅李郎又謹小慎微,哪兒有膽子讓鄧舍久等?一聲大叫未畢,羅家的大門“吱呀”一聲就開啟了。連帶趙過在內,諸人都是不由大笑。

有年歲較大的隨從伴當笑道:“當年在老家,俺也曾經有過隨鄉人迎親。卻幾時有曾見過?叫嚷一聲,新娘子便會出門的?哈哈!”恭維鄧舍,“將軍之威,果然了得!”此話一出,諸人更是笑個不住。

鄧舍看時,認得此人,乃是八百老卒的一個,軍中出了名的驍悍能戰,抬起手來,往他腦袋上拍了一下,笑罵說道:“多嘴!”

羅家府門之內,遠遠見有一行人走將出來。鄧舍正欲待去看,聽見身側騷動。急忙轉頭,見一人滿頭大汗擁擠進來。卻是鄧承志。鄧舍今天大婚,有兩個親近人都沒有參加,一個佟生養,另一個人便是為鄧承志。

鄧承志為鄧舍之義子,佟生養為鄧舍為之義弟,他兩人本來是應該來的。只是卻因前線戰事將起,益都分院不可沒有親信之人坐守。而鄧承志現居官職,益都分院副樞;佟生養現居官職,益都分院同知。

故此,鄧舍留了他們兩人,一替一個,輪班值勤。如此一來,若有前線的緊急軍務,不致延誤。

見是鄧承志來到,鄧舍心中一跳。趙過也看見鄧承志了,忙上前,幫他清開道路。鄧承志來不及與趙過說話,疾奔至鄧捨身前,附耳低語,說道:“昨夜,濟南城外。我軍與韃子的巡邏隊狹路相逢,提前碰面。”

“狹路相逢?怎麼回事?”

“通政司的情報,韃子從沒夜間出城的習慣。但是便在昨夜,卻忽有一個百人隊的韃子騎兵,趁夜遠出城外,去了函山邊的一處縣城鄉間掠糧。正碰上地方上的巡邏守軍。兩下交戰。守軍人少,不敵眾。敗績。遁入函山。韃子緊追不捨,又恰好撞見了我軍埋伏在函山的那兩個營頭。”

“撞見之後怎樣?”

“帶隊的柳三郎,當機立斷,發動埋伏。可惜,卻沒能將其盡數全殲。逃走了約有三四人。”沒能全殲,叫元軍逃出了三四個。鄧舍聞言,面色陡變,霍然轉首,說道:“如此說,我軍埋伏的訊息走漏了?”

訊息一旦走漏,濟南城中的元軍定然就會有所防備。濟南城中的元軍一有防備,原本預定在今日下午會發生的函山遭遇戰,怕就又會難免因此生變。一旦遭遇戰因此生變,整個的作戰計劃就也會隨之付諸東流。

鄧承志低聲道:“說是走漏,訊息確實走漏。

“但是,柳三郎還算做的不錯,又當機立斷,引了人,追蹤韃子,直到濟南城下。並又便在城下,射死一人,斬殺一人。耀武揚威。終將城中的韃子激怒,誘了數百人出來。柳三即轉馬而走,且戰且行。雖未能全部按照計劃行事,但是好歹也算是丟了兩個縣城給與韃子。”

按照海東原本的方略,應該是接連放棄三座縣城,以之誘使濟南城中的元軍深入益都腹內,從而好藉此向劉十九誇大其之威脅。又進而,再據此順水推舟、改變南下之計劃,轉而先取濟南。柳三郎的接連兩次臨機應變,雖未能全部完成原定計劃之目標,但細想之下,卻也算是不錯了。

鄧舍心中一鬆,隨即,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又是眉頭緊蹙,問道:“這兩座縣城,都是昨天晚上丟的麼?”鄧承志答道:“是。”

又再按照預定的方略,丟失縣城應在今日下午,開戰應該是在明天中午。但是如今,卻在昨天晚上就把縣城給丟了。也就是說,縣城丟失的時間提前了大半天。那麼,現在就有一個抉擇,擺在了鄧舍的面前。是繼續按照預定之方略,依然等到明天再開戰?又或者還是改變計劃,既然縣城提前丟失了,那麼,索性就便把攻取濟南的攻勢也提前發動?

“你們分院的意見是甚麼?”

“時間若長,必有漏洞。”

為什麼深更半夜的,鄧舍埋伏兩營軍馬在函山角落?又為什麼柳三郎悍不畏死,主動去濟南城下挑釁?又是為什麼,數百元軍出城,就能輕巧地連續攻取下兩座縣城?誠如鄧承志所言,如果拖延的時間一長,濟南城中的元軍有很大的可能就會反應過來。雖然說,他們也許不會由此就能猜出鄧舍的真實用意,然而,必有防備卻是肯定的。若是等到那個時候,再要去攻打濟南,起不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是輕,難以速勝則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