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蟻賊>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46 十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46 十九 (1 / 3)

五天後,劉十九如約歸來。

看他興致勃勃,也不知是故意做出來的表情,抑或又是真的在棣州與田豐相見甚歡。鄧舍又親去迎了他入城,接入燕王府內,不等他開口詢問,便主動把與海東諸臣商議的結果告訴了他,說道:“這多日內,我與遼陽、平壤、漢陽府等地文書往返,已與陳、文、姚幾位平章商量妥當。

“我海東雖然才經大戰、其實內部困難重重,但是這南下,既然是朝廷的聖旨,我海東身為臣子,自然還是應當遵從的。經過初步商討,計劃如下:

“徐州,堅城。又且鄰近察罕之地。其周圍的許多城池,現在都在察罕的控制之下。要想順順利利地一舉將之攻克,粗略計算,至少也得需要兩到三萬的軍馬。計我益都如今現有之軍隊,也不過四萬出頭,不到五萬人。這四萬多人,又顯然不能全部派出,最起碼也又還得留下兩萬上下,戍衛地方。如此算來,我益都實際可用之軍馬,其實只有兩萬人左右。用兩萬人去打徐州,怕是不夠。因此,我有個想法。”

“什麼想法?”

“大人才從棣州回來。不知大人在棣州期間,可曾有下過田丞相的軍營?”

“這,……,因為時間關係,倒是沒有下軍營去看。”

“田丞相所部,盡皆青、兗精卒。青、兗之精卒,天下聞名。驍悍善戰,能吃苦耐勞。我的想法就是,若田丞相可出軍五千,與我益都軍馬相為配合。則我部兩萬人,加上田丞相部五千人,合計兩萬五千人,或許也就足夠用來南下了。至若軍餉、糧草、輜重等等一應之物,我也知棣州如今較為窘困,也許沒有能力措辦,為了朝廷、為了皇上,我益都便再緊一緊,田丞相的那份兒便也由我益都為他拿出就是了。”

“也就是說?”

“只需田丞相出精卒五千,其餘之物,可全由我益都籌備。只是有一條,田丞相那裡,正如大人先前所言,卻也正是處在前線的位置。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餘力,可以拿出五千人來?

“他若可以拿出,則多則半月,少則十天之後,我兩軍便可配合出戰。他若是拿不出來,那麼我益都就還得再從海東調軍。路途遙遠、兼且還得要走海路。上次察罕來犯,大人應該也是知道的,我海東援軍從準備、到抵達益都,足足用了幾個月的時間。這一回,雖然不比上次,需要調動的軍馬人數較少,但是按照目前的估計,沒有一個月,料來卻也是難以完成的。也即是說,如果田丞相無能為力,沒有餘力助我益都的話,則南下的時間就不得不往後推遲。非得一個半月不可。”

“田丞相若出軍,則殿下十天半月之後便可南下;田丞相若不出軍,則殿下南下之時間,便就得在一個半月之後?”

“正是如此。”

劉十九皺了眉頭,端起茶碗,抿了兩口。

他此去棣州,其實與田豐也沒談太多,只是在說話中,給了田豐一點的暗示。暗示田豐,朝廷對益都如今的局面很不滿意。

並且明言相告田豐,他雖得朝廷任命,現今也是做了“益都丞相”的官兒,但是實際上,他並沒有在益都長待的打算,很快,他就會回去安豐。而至於他會怎麼樣一個“很快,便回去安豐”,他卻沒有說。

只是又含糊其辭地提了一句,轉述的劉福通的原話,大概的意思就是在說朝廷所承認的益都丞相,依然還是隻有田豐與小毛平章兩個人。隻字沒有提及海東,更半點沒有說到鄧舍。給田豐留下了足夠的遐想空間。

臨辭別行前,他倒是也有給田豐略微提了一下朝廷想促使海東南下的意思。為什麼只是“略微提了一下”?因為田豐而今困守一地,自保不及,指望他南下,肯定也是不太現實的。所以,劉十九也就沒有與他多說。卻不曾料到,他這前腳剛回益都,鄧舍後腳就告訴他,要想盡快出軍南下,還非得再去尋田豐不可。他尋思多時,說道:“若無田丞相出軍,益都可出者,就只有兩萬軍馬?”

“不錯。”

“兩萬軍馬,尚且不足南下麼?”

“大人又不是不知軍事。幾天前,大人初來我益都時候,不也說了,您曾經隨劉太保上陣殺過敵。當知‘兵者,國之大事者也,死生之道,存亡之理,不可不察也’!既為國家之大事,那麼一旦決定出軍的時候,不敢說一定就要有十足十的把握,少說也得有七八分的勝算吧?

“士誠之軍,姑且不說。察罕之軍,何等精銳?徐州周邊,多有察罕軍馬駐紮。且我軍出益都,往徐州,路上也更需要經過察罕的防區。何為‘深入敵後’?這就是‘深入敵後’!兩萬人怎會能夠!”

鄧舍取出一疊紙,遞給劉十九,說道:“這是我益都行院才剛剛擬定出來的作戰計劃。請大人觀看。也許大人看了之後,便會對此有些瞭解了。”

劉十九展開觀看,見其上所寫甚詳。何部、誰人營為先鋒,何部、誰人營為兩翼,又何部、誰人營為後陣,再又何部、誰人營為主力。何部、誰人營擔任主攻;又何部、誰人營負責策應。還有誰人負責押運糧餉、輜重,又有誰人負責監視徐州周邊的城池。又還有誰人所部不用參加主攻,也不用負責策應,只負責看住軍隊的後路,擔負接應之重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