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再地重複宋人張載的那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天下開太平。”
群臣雖也都因為鄧舍剛才的言語而無不感到興奮和憧憬,但是對鄧舍為何卻竟如此的激動卻茫然不解。誰都不明白。在群臣的注目之下,鄧舍步至堂門,觀看雨勢,連綿不絕;感受新春,寒風陣陣。
良久,他吟道:“我漢人之復,當興如朝陽。千秋萬世,華夏永昌。”群臣望之,但見他似有沉鬱,而神色堅毅,迎風而立,捲動了襟袖,颯颯作響。不少人的心頭都不約而同地浮現出了一個詞:“雄姿英發。”
姬宗周帶頭拜倒,高呼:“主公有此壯志,英雄豪邁,真我海東英主!”反應快的,跟著也急忙跪拜;反應慢的,還在欣賞鄧舍的英姿,未有來得及相從。鄧舍轉過身來,哈哈一笑,說道:“馬屁,就不必拍了。”
他從群臣中間,疾步走上主位,坐下來,炯炯環顧諸臣,說道:“子作《春秋》以正名,亂臣賊子懼。姚公倡言特立‘貪亭’,我也希望能起到相似的作用。但是,聖人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也’。只讀書,不知騎射,難為聖人門生。而今之讀書人,專務以尋章摘句,卻廢六藝而不學也久矣!我海東既然要‘重塑士風’,這一條卻也不可不重視。即傳我令旨,一,命各地立祠、亭;二,令海東秀才學騎射。”
口述旨意,由負責撰寫令旨的臣子加工潤色,當時成就一文。名之為《著海東秀才學騎射令》,大意如下:
“出將入相,古大臣之風。聖人六藝,今人廢之久矣。文者,定國;武者,安邦。以秦之盛強,旋踵而亡;雖宋晉風流,偏安江南。因此賢人說:‘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廢蒙元禁漢人弓矢之弊政,著天下秀才習騎射。秋夏讀書,冬春射獵。”
又命在行文各地立貪亭之外,另成一問,著重講萊蕪米某事,以為給海東臣下的懲戒,名之為《止貪汙》,大意如下:
“民苦荼毒久矣!萊蕪米某,貪我民脂,虐我民膏,剝皮充草之,吾並親令傳首各地,以儆效尤。今,吾已又傳令旨,命海東各地建立貪亭。以為褒善貶惡意也。而若一意孤行,既不懼千夫所指,萬世罵名,亦不懼吾之嚴峻酷刑者,但為之!吾自有斧鉞相待爾等。”
鄧舍意猶未盡,又針對“重塑士風”,再成一文,名之為《告海東百姓書》,沒有幾句話,言簡意賅,大意如下:“君王死社稷,文臣死諫,武臣死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三文一成,即命以快馬傳送去遼陽、朝鮮、南韓各省,凡有人煙處,盡令懸掛之。以此來宣示海東各地。並宣明鄧舍止貪汙、塑士風的決心。
這是鄧舍自從佔有了眼下這數省之後,頭一回為扭轉蒙元的弊政而從整體的政策方面做出來的一項舉措。不可謂不重大。可以預想,待這幾道令旨傳揚開去之後,對海東上下定然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並且,這影響也的確很快便就造成了。
海東群臣中,會騎射的不多。這次朝堂議會之後不久,先是益都,再又波及遼陽,繼而朝鮮、南韓,凡是令旨傳到的地方,每一個府縣,每一個衙門,遍地到處都出現了一股學騎射的風潮。政務之餘,官員們的消遣本來無非就是下下棋、飲飲酒、作作詩畫。鄧舍的這個號召一出來,倒是可好,不分年歲,不分品級,人人學騎、個個學射。
直到後來,有一次朝會,鄧舍發現姬宗周沒來。問怎麼回事?下邊有人回奏,說道姬宗周因為學習騎射,不小心摔了腿。所以沒辦法來參加議會。姬宗周四十多歲的人,整天還騎馬學射,也還真是難為他了。
鄧舍一笑,本來不欲理會。御史臺有御史,卻藉此機會,上了一道諫言。鄧舍這才知道,原來,在各地府縣中學騎射的官員中,甚有六七十歲的老邁者。老年人了,還去學騎射,不免荒唐。有失鄧捨本意。
他這才特地又下了一文,命令凡是年四旬以上的,不必學騎射。若都像姬宗周這樣,因為學騎射而摔斷了腿。政務就沒人去理了。
這是一個小小的軼事,且放下不提。只說朝堂議會上,鄧舍口述,臣下們寫成了三道文書。《著海東秀才學騎射令》,可謂是現下最要緊的一個。非得有出色、足可為此道令旨之代表的大臣去宣旨不可。鄧舍遍觀諸臣,心中已有人選,他問道:“鞠勝何在?”
王宗哲出班奏道:“今日行院該鞠勝值勤。故此未來參與議會。”
他是行御史臺的治書侍御史。群臣上朝、參與議會的事兒歸他管。所以他知道鞠勝為何不在。不止鞠勝沒來,吳鶴年、河光秀等也沒來。吳鶴年才接任益都知府,事體很多,需要時間熟悉。鄧舍特給他的命令,允許他近日內可以不必參與朝會。河光秀品級不低,按說是有資格參與朝會的,但是他的官銜卻是總理高麗王府事宜,這和海東的政務沒多大關係,所以,鄧舍也給他下了一道令旨,不必參加朝會。管好王祺就行了。
鄧舍點了點頭,說道:“要想把《著海東秀才學騎射令》順利發給各地,非得有儒生楷模不可為之。而我海東的儒生楷模,卻又非鞠大眼不可為之。”鞠勝飽讀詩書,人有膽略,鄧舍對他向來是很讚賞的,因道,“傳我命令,叫他來。我要賞賜給他些物事,以壯其行色與傳旨的聲勢。”
不多時,鞠勝來到。
鄧舍問道:“鞠秀才,可會騎射麼?若會,則射術可精麼?”
鞠勝少年時,曾經做過遊俠。並且,在鄧舍攻取益都的時候,他也有膽量,敢冒矢石,用僮僕為軍,身先士卒,衝鋒陷陣,為鄧舍裡應外合、打下益都立下了不小的功勞,又豈會不通騎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