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蟻賊>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25 懲貪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25 懲貪 (1 / 3)

鄧舍有點後悔,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當初,洪繼勳、姚好古上書請他立妃的時候,他就該把妃子定下。拖延至今,搞的安豐朝廷又過來橫插一槓子。接受吧?劉福通的女兒,嫁過來海東,會一個人來麼?肯定會隨行帶一些人,這就等同放手安豐,任其插手到了海東。不接受吧?這可是小明王的意見,“皇上賜婚”,天大的恩寵。怎麼拒絕?敢不給“主公”面子,成何體統?怎麼也說不過去。

他以手支頭,聽著群臣爭執。

群臣立場鮮明,洪繼勳堅決反對。文華國也不同意。羅李郎不知是因避嫌還是怎麼,閉口不言。姬宗周與他一樣,也是保持緘默,不管誰發言,都是隻管笑眯眯地點頭。只有章渝,一力支援,對此表示十分的贊同。

章渝唾沫四濺,吹得鬍鬚亂飛,站在堂上,大聲地說道:“皇上賜婚,臣豈能辭?君為臣綱。皇上賜婚與主公,是天大的恩寵。主公若是不肯答應,試請問諸公,奈天下何?奈海東臣子何?天下人會怎樣看主公?海東的臣子與百姓又會怎樣看主公?

“‘夫人臣之於君也,猶四肢之載元首,耳目之為心使也。’豈有四肢不從元首,有耳目竟違心使?主公若是拒絕,臣也聞言:‘上不正,下參差’。無有禮,無有綱,必上下瓦解。臣也不知其可!”

他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三綱五常是維繫制度穩定的基礎。鄧舍不但是安豐的臣子,更且是海東的主公,他如果拒絕了小明王的賜婚,就是開了一個不好的頭。他是海東的主公,行為四省之規範,都不能做到以身作則,何以要求臣下?

洪繼勳嗤笑,說道:“天子賜婚,臣而拒絕。自古至今,歷代並不乏見。朝廷雖為好意,主公就一定要接受麼?先封主公燕王,再以太保之女賜婚,天子之恩寵固為重矣!當察罕來時,為何卻不見天子之軍?”

他認為章渝未免有些上綱上線。

話裡意思隱約點出,海東雖與安豐名為君臣,卻不一定就非要什麼都得聽安豐的。為什麼察罕來襲時,安豐沒有援軍?如今察罕退走,小明王倒是想要來“賜婚”了。小明王與劉福通的意思昭然若揭,分明只不過想藉此插手益都罷了。況且,益都有急時,安豐不救,本就是小明王虧理在先。為人君者,見死不救;又怎能要求為人臣者恪守“綱常”?

——,這其實也正是借用章渝適才所說“上不正,下參差”的意思。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章渝說道:“察罕來犯之時,朝廷怎無援軍?出使安豐的使者歸來當日,就已經明明講到,說當察罕與我在益都激戰,皇上與劉太保聞訊之後,也是當即就遣了有軍馬前來支援的。只是因為察罕勢大,所以未能入我山東之境。洪先生當時也在場,難道沒有聽見使者的這句說話麼?”

“未入我境,豈能稱為援軍?可笑,可笑!”洪繼勳曬然。

聽他強詞奪理,章渝激動的臉都紅了,有心斥責,沒有膽量,只是一個勁兒地說道:“你,你!”他衝著鄧舍跪拜在地,伏首叩頭,說道:“‘從命利君謂之順,逆命利君謂之忠。’夫為人臣者,不亦難乎?臣之所以堅請主公答應皇上的賜婚,實出肺腑忠誠。主公,萬萬不可拒絕!”

言辭誠懇,只差把一片忠心掏出。

鄧舍笑道:“章公之意,我已知矣。你的忠誠,我也很明白。”洪繼勳哼了聲,道:“‘堅請’不錯,‘忠誠’未必。”鄧舍一笑,不等章渝辯解,問姬宗周,說道:“姬大人,你聽了半天,沒有說話。你的意見呢?對此事,你怎麼看?‘言者無罪’。有什麼看法,儘管講來。”

“臣以為,洪先生與章大人說的都有道理。以臣看來,洪先生所慮者,不外乎是在擔憂,如果主公答應了,劉太保之女嫁來海東,或許會出現后妃干政之事。畢竟劉太保之女有安豐以為倚仗。劉太保亦天下之雄傑也,頗有人望。臣以為,這個擔憂是不無道理的。”

“如此,你是贊成洪先生的意見了?”

“章大人所言也對。主公要是不答應,影響不好。對海東的影響倒也罷了。主公仁厚愛人,海東上下無不愛戴。臣子們與百姓對主公的敬仰,絕不會因此事而就出現改變。但是,天下人會怎麼想呢?不可不深思。”

“天下人會怎麼想?”

“臣愚鈍,不敢妄言。”

“說了‘言者無罪’。你且講來,聽聽看。”

“臣的一點淺薄陋見。若是主公拒絕了,則我海東與安豐必生裂隙。將我內部的裂隙出示給外人觀看,怕有些不妥。察罕來犯我境的時候,安豐的援軍雖未能入境,到底還是有援軍來了,間接地也減輕了一下我益都的壓力。主公一旦拒絕,當若察罕再來的話,怎麼辦?主公又想與吳國公結盟,我海東若想要連同金陵,也繞不開安豐。”

姬宗周遮遮掩掩地說了很多。許多話不能明言。他的意思大概就是說,如果鄧舍拒絕,就等同把不臣之心宣示給了天下。如此一來,就又等同給了察罕從中取利的機會;同時,想要再與朱元璋交好,怕也就難為。

鄧舍沉吟不語。洪繼勳只是冷笑。

文華國插口問道:“這麼說,姬大人其實是贊同章大人的意見了?”

姬宗周偷眼觀瞧鄧舍的神色,緩了一緩,又道:“要說起來,此本為主公家事。臣也低微,是不敢替主公下決定的。只是,臣也曾有讀過史書,觀歷代之後妃,請以前朝隋唐為例,與主公說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