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能否說動張士誠,羅國器的確心中無底。然而,真到了遇到困難時候,比如方下,使團諸人中,最能靜氣沉思、不急不躁的,卻也是非他莫屬。
方從哲站起身來,負手在室內踱步,轉了兩圈,與那憨大膽說道:“時將軍不愧行伍本色,壯氣可嘉!中涵有一語相問,待到去見士誠的時候,時將軍可有膽量,與我同行,並把你剛才的那番話再講一遍麼?”
憨大膽名叫時三千,上馬賊老人,現為軍中千戶。
使團跋山涉水,出使大國,團內不可沒有軍卒護衛。這時三千雖為馬賊、行伍的出身,小時候卻也讀過村塾,識得幾個字,讀過幾本書,外貌上也不是很兇悍。打扮起來,換上文士服,遠遠一看,還能給人點文質彬彬的印象。故此,鄧舍就把他也給抽調入了使團,是為隨行士卒的指揮。
時三千挺胸凹肚,高聲答道:“龍潭虎穴,俺也視作平常。時老爺又不是沒見過場面的人,不過見一個區區張士誠,有何不敢?”
“好!好!”方從哲大喜喝彩,說道,“有將軍此話,有將軍的好膽色相助,咱們此番說動士誠的把握,便多有了三分。”羅國器聽他話外之音,似未把目下的困難放在眼中,問道,“怎樣說動士誠接見我等,解決目前的困境,中涵,你莫非已有定策了麼?”
方從哲抿嘴一笑,說道:“先我等來時,把借糧的來意直言相告與東吳,中涵就曾有竊思,以為士誠或許便會因此而不肯接見咱們。但是,若不把來意直言相告,咱們又難免稍有欺瞞的嫌疑。即便見著了士誠,他或許也會因此而心生不滿。先入為主,產生牴觸,反為不美。因此,也就沒有勸說大人,不要把直言相告。又譬如兩軍對壘,堂堂之陣,光明正大,本為王者之風。但是,中涵既已有此憂慮,自也不會不先未雨綢繆。”
“中涵有何計策?”
“請大人再去尋那東吳使者,告訴他,我海東使團今來,不止為借糧而來,更也會東吳的安危而來!請他去問一問士誠,是想困坐東吳,終難逃覆滅之局;抑或是有沖天之志,請問他想不想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這,……。”
只說借糧,無關東吳痛癢,是海東求東吳,張士誠想見就見,不想見就不見。加上一個話題,拉上了東吳的安危,即便是空言大話,張士誠事關己身,哪怕他只是有一點點的相信,也就不能不對此加以重視。
羅國器卻有個疑慮,道:“若是士誠仍然置之不理,不予理會呢?”要想引起張士誠的重視,前提是得叫他能相信,哪怕一點點的相信也是相信。可是,如果他壓根兒不相信方從哲的這句話呢?又該怎麼辦才好?
方從哲道:“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事關己身,方寸必亂。士誠接見我等,不過浪費些時間;不見我等,則關係東吳存亡。孰重孰輕?
“不過,大人所憂也是。為保險起見,便請大人再給那東吳使者講一句話,請他轉告士誠,就說今之松江,即昔之東吳。試請問之,昔之曹魏,又即今之誰人?若士誠果有降元之誠,的確是很有誠意地降了蒙元,想做韃虜的奴僕,則咱們也不就再提借糧的事兒,現在便可以走。識時務者為俊傑。而如果士誠另有其志,則見不見我等,請他自決!”
如果張士誠真的投降了蒙元,那麼,海東借糧的目的定然是達不成了。但如果他並不是真地投降了蒙元,對方從哲的說辭就不能不深思了。
羅國器聽罷,低頭想了會兒。他也確實別無辦法,只有按方從哲的主意,去找了那東吳使者,把方從哲的原話轉告。那東吳使者也挺肯出力,當天下午,即就又去見了張士誠,又將這番話原封不動地告之。
到了第二天上午,張士誠派遣宣使,召海東使團入見。
“中涵真有大才。”在去往太尉府的路上,羅國器這樣對方從哲說道。方從哲笑了一笑,卻很謙虛,說道:“故作驚人之語,本為古之說客故伎。能說動士誠見咱們,難為本事;能說動他肯借糧給咱,卻才算能耐。”
這話說的很老實。不過,這“驚人之語”也不是好發的。最起碼,得說中對方的心事。得有點影子,對方確實在憂慮此事,這才能把對方說動。
海東使團來的人不少,去見張士誠的不需要全去。羅國器是正職使者,他是一個;方從哲副使,也是一個。方從哲又點了時三千的將,時三千也又是一個。總共就他們三個人。在太尉府宣使的帶領下,徑迎細雨,穿通衢,走過幾條熱鬧的街道,轉入士誠府上。
王士誠的太尉府,不是佔的原本蘇州的府衙,也不是佔的蘇州豪門大戶之府邸,而是佔據的原本蘇州城中的一座寺廟。廟宇叫做承天寺。
張士誠毀去了佛像,佔據宮殿,以為府邸。承天寺中有一個萬歲閣,很有名的。大約是看中了這個名字,也許還有這廟宇富麗堂皇的原因,現下他就日常起居在其中。早在其才入蘇州,剛據承天寺時,還有一則小事。也不知是出自何種的想法,他親拈弓矢,發了三箭,射在樑棟之上。
羅國器、方從哲、時三千,來至承天寺外。
抬頭一看,只見寺門外邊,兩側雄赳赳、氣昂昂站了數十上百計程車卒,盡皆黑甲,披掛黑色披風。細密落下扯不斷的雨絲打在他們的鎧甲、戈矛上,發出微微的響聲。早春的天氣,還是很寒冷。沐浴在雨中,這些士卒卻皆肅然而立,沒一個人亂動一下。人未及前,已有一股森然的殺氣迎面襲來。羅國器、方從哲對視一眼,皆是想道:“先聲奪人。”
羅國器久經沙場,方從哲也有膽色,時三千更不在話下。羅國器帶頭走前,方、時兩人並行在後,三人昂然邁步,行往去廟宇殿中,長驅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