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26 巡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26 巡撫 (2 / 5)

洪繼勳縱然有種種不是,有兩個好處。其一,忠心耿耿。其二,沒那麼多心機,或而言之,他不屑隱瞞。事無不可對人言。除了試圖拉攏劉果等人之外,從來沒對鄧舍隱瞞過甚麼。總是有甚麼就說甚麼。像姬宗周“朝入顏公門,夜入臣之府”,這種話,他都能當著鄧舍的面說出來。

鄧舍嘆道:“洪先生,洪先生,真是赤子之心。”

他對洪繼勳有不滿,但要論猜忌,在洪繼勳插手軍中之前,怕還遠遠不及對姚好古、對文華國、對陳虎。要不然,他也不會在洪繼勳耍脾氣、告病假之時,放下繁忙的公務,主動放下身段,前去夜訪敘話。

他沉吟片刻,說道:“先生所言,或有道理。但是人誰無私心呢?只要不過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是。”

“這還不過分?主公說那萊蕪貪官,是為不忠不仁之徒。以臣看來,姬宗周、章渝也是不忠不仁之輩!”

洪繼勳是真的把海東看作了他的孩子一般。海東能有今日,他付出的心血太多。雖然李蘭、洪繼蔭之前,包括去外地做官前,都曾有多次勸他:“放下一點脾氣、多一點油滑,學學姚好古的為人處事,不要和同僚弄的太僵,多下點功夫拉攏益都舊人。”他當時也深以為然,表示同意。

但是,如今事關海東前途,事關鄧舍利益,他卻也顧不得太多,將李蘭、洪繼蔭的囑咐全都丟到了九霄雲外。

他跪拜在地,義憤填膺,慷慨激昂地說道:“此等不忠不仁之輩,此等五代馮道之徒,臣雖不才,與之同列為官,卻也是深以為羞,竊以為恥!臣請主公,即下令旨,剝其職、奪其官,驅使流放,逐出朝堂!”

姬宗周、章渝,現在是為士誠舊臣的代表人物。就目前來說,不管他們犯下了多大的過錯,都不適合從重處罰。

其實,即便沒有這件事,鄧舍對姬宗周、章渝也沒多少好感。為人主者,都是喜歡忠臣。一邊要求臣下忠誠,一邊又希望敵國的臣子不忠誠。如若敵國的臣子真的不忠誠了,投降過來了,反而又定會對他們產生猜疑。可是產生猜疑了,又不能處置。還得對待他們很好。否則,誰還會來投降?要真的想秋後算賬,也只能等到穩定了再說。

要說姚好古也是投降過來的。那為什麼鄧舍對他又有不同?讚許他為“真儒”?無它。與姬宗周、章渝相比,姚好古更有人格魅力。姬宗周、章渝全是為個人之地位而已,而姚好古卻有著更為崇高的抱負。

鄧舍英雄重英雄,與姚好古惺惺相惜。

並且,姚好古之投降,也不是賣主求榮的投降,也不是當時立即、二話不說的主動投降。鄧舍為得到他的效忠,花費了不少的時間。並且,姚好古之最終肯投降,也與其圖謀個人的地位、權勢無關,是因為他發現鄧舍有能力,更重要的,也有抱負。若效忠鄧舍,則“道之可行”。

也就因此,鄧舍對這兩者的態度,自然也就有所不同。

他說道:“先生的意思,我全都明白。先生的心情,我也能理解。只是,姬、章兩公,能力還是有的。況且,先生所言,也不過全為猜測。以猜測之言,遽定重臣之罪。我以為不太合適。這件事到此為止。

“另外,有關此事,你知、我知、文叔知即可,以後都不要再說了。更不要傳出去。要不然,恐會傷及大臣之心,也會有失主臣間的和氣。”

洪繼勳還欲待諫言,文華國搶先說道:“臣知道了。請主公放心,臣的耳朵是屬龍的,不該用的時候就是一個聾子。剛才的話,臣甚麼也沒聽到。”微微一頓,撓了撓頭,轉口問道,“既然如此,臣請敢問主公,這明天接見使者,回覆安豐之文,主公打算怎麼寫?是接受,還是拒絕?”

鄧舍一笑,說道:“文叔不是已經給我想好理由了麼?洪先生,要不這道迴文就勞駕你來寫吧?便替我謝過主公的恩寵厚意,只是后妃的人選已有定下,不好改換。說不得,只有謝恩、謝罪了事。”

洪繼勳從地上起來,目光炯炯,說道:“臣也請敢問主公,不知迴文裡該寫定下了誰家的女兒?主公打算立誰人為妃?”

文華國頓時也支稜起了耳朵,一邊故意把頭轉去別處,裝作不在意的樣子,一邊聚精會神,聽鄧舍回答。

鄧舍打個哈哈,一笑,說道:“迴文裡不必明提就是。把意思說清楚就行了。”見洪繼勳似有話說,他面色一正,帶走了話題,言歸正傳,講起正事,說道,“我叫兩位回來,正是有兩件事想要相詢。”

文華國問道:“何事?”

“一件改編益都舊軍。一件對萊蕪貪腐,我又有了一個想法。”鄧舍先問改編益都舊軍,問文華國,道:“這兩天,我沒去益都分樞密院。只在條陳上見說改編事宜頗為順利。文叔,具體的進展情況如何了?”

“進展還算快。計益都舊軍,包括原本的益都屯田、地方府軍,以及少部分的察罕俘虜等等,如今所有者,總共兩萬四千三百餘人。遵照主公去弱存菁的命令,已經將之改編了八成,共得精壯士卒六千餘人。預計至多三五日內,便可全部改編完成。總計得精卒,應在八九千人上下。不用再從海東抽調軍隊補充,已經足夠再重新編製成一個都指揮使司了。”

“將要重新編製成的都指揮使司裡,軍官的組成,現在可有定案了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