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13 下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13 下鄉 (2 / 2)

“‘主公向我表示不滿’?我做錯什麼了?忠心耿耿、殫精竭慮,為海東、為主公出謀劃策。要沒有我,海東能有今日麼?‘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身為男兒,生長亂世,想有權力,不就為了淋漓快意?

“我如今不就想舉薦幾個士誠舊人?又哪裡做錯了?何必當著群臣的面,一而再、再而三地羞辱與我!”夜宴上,鄧舍暗示群臣跪拜奉酒與他,並及剛才顛倒黑白,把洪繼蔭與李蘭說成是洪繼勳主動推薦的,全被他看成了是鄧舍對他的羞辱。攥著摺扇,怒氣衝衝。

他按下火氣,又想道:“罷了。李蘭說的也對,‘人君心意,本難猜測’。管主公怎麼想,我只需去做我該做的事兒,問心無愧也就是了。”

鄧舍恍如不覺,等侍衛取來鎮紙與琴,親手賞給了姬宗周與洪繼勳。看堂外天色,已然下午。他早已與顏之希說好,下午要出城,去鄉下看一看,巡視民情的。三言兩語,把出使的事情定下來,具體的操作,交給洪繼勳、姬宗周去協調辦理。也不再等方從哲等人過來,鄧舍揮了揮手,直接宣佈議事結束。群臣山呼千歲,跪拜告退。

待諸人退走,他只帶了顏之希、趙過等幾人,輕車簡從,自出了王府,走東城門,繞開地方縣城,徑往鄉下而去。

出城四望,天高雲淡,冷風颯颯,路邊的樹木盡皆光禿。除了遠處的山巔還有稍許的積雪,地上早就乾乾淨淨。遠近觀望,只見一望無垠的平野。馬蹄踏在其上,“咚咚”直響,卻是天氣太寒,地都被凍住了。

察罕數萬大軍圍城,給城邊郊外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一路走來,處處斷垣殘壁,雖然接連數日,都有民夫與士卒在日以繼夜地打掃戰場,到底曾經交戰的範圍太大,偶爾還可見有斷折的箭矢,以及槍柄、刀頭半埋在土中。更有一灘灘的烏黑痕跡,時時出現在道路之上。這些,都是交戰時留下的血跡。不太顯眼的地方,比如溝底、河灣,還往往能看到一些屍體。從衣著分辨,有些是元軍計程車卒,有些則是無辜受害的百姓。

鄧舍一路行來,倒是還好,沒見有海東的軍卒暴屍荒野。這是他再三叮囑、交代下去的。每個營頭,原有多少人,陣亡多少人,都必須清清楚楚地報給上級。待其找夠陣亡將士的屍體後,再由上級統一檢查、安葬。生有所養,死得其葬。也算是顯示仁厚、凝聚軍心的一個手段。

出城近二十里,又路過察罕的舊營。現在有海東的援軍暫時駐紮在內。

鄧舍沒有驚動營內的將校,只是勒住坐騎,停在高處,遠遠地看了會兒。淡白的日光下,營內紅旗招展。轅門口,士卒巡守森嚴。一層層的帳幕,遮蔽了視線。只見大概小校場的位置,有煙塵滾滾,隱約可聞喊殺之聲。不用想也知道,此必為駐軍在進行日常的操練。

鄧舍問趙過,道:“駐紮此地者為何營?將校為誰?”

“城東所駐紮的部隊,都是臣與楊將軍的部下。此營壘中,暫住的是為楊將軍所部,應該是安遼軍裡的丙字營。丙字營千戶胡蘇北,從濟南突圍時,負有重傷,尚未痊癒。現在暫管千戶事的,是百戶方米罕。”

“方米罕?”鄧舍好像有點印象,如果沒記錯的話,此人曾為郭從龍初從軍時的上官。胡蘇北,則是海東的老人了。他問道:“胡蘇北重傷,下邊的副千戶、鎮撫呢?怎麼卻讓一個百戶,來暫任千戶事?”

“從、從濟南突圍時,丙字營是前鋒。傷亡最重。胡蘇北還算好的,只是重傷。下、下邊的副千戶、鎮撫等職,悉數陣亡。百、百人隊中的甲隊百戶也陣亡了。方米罕是乙隊百戶。按、按照軍法,可以遞補接任、暫理千戶事。”

臨戰,若上官陣亡,則餘下軍官順次遞補,是海東軍法中的一條重要律令。不過,按照軍法,這個遞補只是在戰時的狀態下。戰事一結束,就該取消的。或者正式任命,或者另選人來。

之所以與察罕的戰事結束多日,方米罕還仍以百戶暫理千戶,不外乎兩個原因。

或者因為楊萬虎部損失太大,高階軍官所剩無幾,無人可派,找不到人來接任丙營千戶。又或者因為楊萬虎已經決定提拔方米罕為丙營千戶,只是直到現在,論功酬賞的工作還沒完成,所以,方米罕還在等正式的任命。

鄧舍不再追問,策馬馳下高地,淡淡地說道:“才經大戰,毫無懈怠之意。營防森嚴,校場練兵不止。這個方米罕,不錯。”

不管楊萬虎有意沒意提拔方米罕,有鄧舍這一句稱讚,方米罕千戶的位置就算是落實了。

趙過會意,附和了兩句,說道:“劉、劉珪叛亂,楊將軍在萬軍戰中,緊追不捨,陣斬其首。當、當時方米罕的百人隊也是隨行在側,立、立下有不小的功勞。”瞧了眼鄧舍,又道,“只、只是,打南高麗前,方米罕犯的有錯,御下不嚴。曾受過主公的責罰。”笑了笑,說道,“要、要說,他那會兒就是百戶了。連帶受貶,罰了一級。只、只不過因在南高麗戰中有功,從龍擒拿了高麗王,他順帶又受賞,官復原職。”

鄧舍一笑,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錯必罰,有功必賞。只要他能改錯為正,善莫大焉。”

“是,是。”

遍數海東軍中,從百戶貶職為十夫長的不多,被貶為十夫長後,短短的時間內,又因功而重新升為百戶的更少見。因功重新升為百戶,又在接下來的戰事中,立有較大功勞,足以再升為千戶的更是一個難找。鄧舍心知念道:“方米罕。”不同上次在平壤,這一回,牢牢記住了這個名字。

一行人打馬疾馳,過了軍營。又行三四里,來到了一處村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