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3 宴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3 宴起 (2 / 3)

鄧舍端杯酒,站起身,咳嗽了聲,說道:“諸位。”

他是主公,一發話,堂內逐漸安靜了下來,諸人的目光紛紛投注在他的身上。趙過、姬宗周帶頭,“譁”的一聲,數十人也是同時起立。鄧舍微笑著看了他們會兒,說道:“今番益都戰,實為我海東從沒經歷過的考驗。戰事非常慘烈,延續了兩個月之久。最危險的時候,益都城幾乎不保。全賴諸公之力,方才轉危為安。

“特別海東援軍。文平章在短短的時間內,就組織起了數萬人的援軍,隆冬臘月,橫渡瀚海。大小激戰十數次,終至能力挽狂瀾,挽大廈之將頹,救益都於水火。不但救了益都,更保全了我益都之全省,沒有陷落敵手。行軍之勞苦矣!戰功也高卓矣!”

鄧舍看了看文華國,又看了看洪繼勳,再看了看劉果,微微一笑,接著說道:“固然,正如我方才之所說,我軍之所以能逼退察罕,自然不止有援軍之力。若沒有益都諸將的捨生忘死、固守孤城,縱然我援軍再盛,怕也等不來破敵之時。李、畢兩位都指揮使,劉果劉將軍,也都有立下不小的功勞。還有,遼陽陳平章、南韓姚平章,他兩人今夜雖不在此,但一個支援渡海、一個計退孛羅,卻也是功不可沒。

“諸公,還是那句話,‘全賴諸公之力,此戰方才轉危為安’。今夜宴會,一來,為文平章、趙左丞諸位功臣們接風洗塵;二則,也是為在座諸位能齊心協力,擊退察罕而慶功!”

鄧舍一番話出來,堂上諸人神色各異。

姬宗周想道:“誇了在座諸位,又單獨誇援軍與文平章。誇了援軍與文平章,又重點誇李和尚、畢千牛與劉果。誇了李和尚、畢千牛與劉果,又附帶誇獎沒來的陳、姚。誇過了陳、姚,又兜回來,重新誇在座諸位。

“……,主公這到底是在誇誰?”

他瞥了洪繼勳一眼,又想道:“不管在誇的是誰,總之,老洪力挺山東諸將的打算,看似已被主公瞧破,而且很不以為然。怕是要落空了。”又抬眼偷覷了一下鄧舍,悄悄地彎了點腰,把站姿放得更加恭謹。

洪繼勳本正一邊拿著摺扇,輕輕拍打腿側,一邊聽鄧舍說話。聽完了,他手中摺扇微微頓了頓,轉眼招了招右邊的文華國,心中想道:“主公這番話,前後誇在座諸位,又重點誇文老土,這倒不奇怪。反正在昨日議事上,主公就已經表現出對我力挺山東諸將的不太贊同。

“問題是,卻為何又特別點出了陳八與姓姚的那廝?‘一個支援渡海、一個計退孛羅’。嘿嘿。姓姚的功勞端得不小。俺們這一大票人,千方百計才把察罕打退,姓姚的穩坐南韓不動,就‘計退了孛羅’。

“主公到底是何意思?”

陳虎在鄧三的結義兄弟中,排行第八,所以,洪繼勳私下裡往往稱其為“陳八”。而“文老土”自然就是文華國了。文華國總一副暴發戶的姿態,喜好披金戴銀,恨不得把全幅的家當都掛在身上,言談舉止也總甚是粗魯,不脫鄉土本色。是以,洪繼勳對他有此跡近輕蔑的稱呼。

他在看文華國時,文華國也注意到了他的視線,轉過臉,衝他呲牙一笑,心中想道:“老姚倒是好運氣,人沒來,主公還惦記著他。真叫人替他喜歡。只不過,劉果那狗日的,有什麼資格能與李和尚、畢千牛並列?

“……,只可惜了陳猱頭與高延世到現在沒回來益都,這兩個人,在山東諸將中倒也還算得上一條好漢。且看日後,要有時間,說不得,俺老文需得尋了他們來,擺上宴席,痛痛快快地喝上一頓。”

正尋思間,他覺得眼皮子底下有什麼東西硌著了,隨手一揉,見是個灰粒,遠遠彈走一遍,暗中想道:“卻是見著舍哥兒時,哭的有些忘情。入城赴宴,又太緊促。這狗日的臉,沒能洗乾淨。……,呸呸,‘狗日的臉’?這不罵了老子自己了!他孃的,老文你真是少根弦。”

文武諸臣,各有心思。可是,即使包括文華國,身居高位日久,或許尚且談不上養氣深沉,至少也是稍有城府了。腦中念頭急轉,臉面上,沒一個露出分毫的異樣。全都屏氣凝神,繼續聽鄧舍說話。

鄧舍把杯子舉起,神色一正,語調轉入低沉,說道:“此番大戰,雖賴諸公之力,我海東僥倖慘勝。但是,卻也損失慘重。便在宴會前,本王拿到了有關在此戰中傷亡士卒、受損百姓的粗略統計。

“益都軍、華山營、濟南軍並及海東援軍各部,只陣亡計程車卒人數,就有一萬多人,將近兩萬。這還是沒有算上泰安軍與泰山營的損失,也沒有算上傷員的數目。又只益都周邊,受戰火波及,或者死傷、或者被察罕擄走的百姓,又就有不下萬人。此一戰!給我海東的打擊,實在不可謂不大!

“……,傷亡的將校、士卒,都是我海東的忠勇之士。受苦受難的民間百姓,也都是我海東的赤子忠良。洪先生曾經說過:三軍將士,國之爪牙也。姚公亦然曾有言道:兵戈不休,而我民又有何罪!

“諸位,本王提議,咱們這第一杯酒,應當敬與為保境安邦,而不惜犧牲的傷亡將士們。”

諸人齊齊應諾,都是一飲而盡,放下酒杯,自有侍女再來斟滿。鄧舍又把杯子舉起,接著說道:“第二杯酒,為因此戰而受難、流離的百姓。這一杯,不是敬酒,不是他們為流離失所而飲,而是為本王未能保境安民的愧疚而飲!飲下此杯,本王與諸公誓約,察罕犯我疆土、殺我百姓、毀我家園的仇恨,早晚必報!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