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25 軍校 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25 軍校 Ⅰ (2 / 3)

這時,聽了趙過講起佟生養主動提及,鄧舍大喜,道:“我二弟能有此心,實屬難得可貴。”他站起身來,在堂上轉了兩圈,問道,“這提議,是他獨自提出的,還是軍中各部女真人一同提出的?”

海東軍中,漢人為主,麗人為輔,女真人獨自成軍。佟生養手下近萬女真騎兵,來源行省內的女真各部。如果這個建議是由他們共同提出的,此事就大有大為。

“回主公,由各部女真軍官百戶以上者,共同提出。”

“甚好!”

文事不順,軍事順。鄧舍心懷大暢。

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說明他近期來,對女真人的政策非常成功。不枉了他解衣衣之,推食食之,一視同仁,不有歧視,與佟生養結為兄弟、視若家人、給其高職,踏馬冰河、折箭盟誓、兩不相負的良苦用心。

他問道:“若去雙城召女真從軍,可得幾許?你們有沒有估算?”

趙過曾經坐鎮甲山,熟知女真各部的情況,他很謙虛,說道:“關北先有臣,後有張歹兒張將軍。張將軍遠勝於臣,為人輕財重氣,豪俠仁義,臣聞聽,素得女真人敬仰。

“自他坐鎮以來,關北女真部落多有來投,道路相聞,絡繹不絕。至今,關北女真之丁口,已近十萬。有佟大人及軍中各部女真軍官的號召,從中募兵,或許難以上萬,得數千精銳,一點兒不成問題。”

數千精銳,不是個小數目。

要知道,騎兵不比步卒。

步卒投入小,遍數各地義軍,其中有不少,甚至連兵器都不配,拿個棍棒竹槍,就往往上陣充數。若是能再給個兵器,學些隊形,儼然便算精兵了。補充也容易,到處都有人,打破幾個城池,裹挾一些丁壯,儼然就聲勢浩大。

騎兵不然,訓練成本極大。就一個戰馬,投資就不小。又要給它配備簡單的馬甲,又要細養精飼,又要專人照看。更不說騎兵的操練、配給盔甲、給以兵器。弓矢的投入也很大,一把良弓,如一匹良馬,千金難求。

高投入,自然有高回報。

騎兵來去如風,野戰中佔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鄧舍之所以可以取得遼東一戰的勝利,歸根到底,不就全靠了騎兵的機動能力麼?他自幼做馬賊,對騎兵有獨特的喜愛,聞言振奮,道:“好極了!既然如此,事不宜遲,明日,就叫我二弟帶幾個人去雙城,爭取月內招夠五千人!”

“召,召來之人,依然全給佟大人指揮麼?”

趙過的這句問話,大有深意。

鄧舍抬頭看了他一眼,微微沉吟,道:“補充過二弟軍中損耗之後,剩下的,我親自指揮。”

“春後,即要對高麗用兵。作戰計劃,是否現在就需要我行樞密院制定了呢?臣近日來,收集到了南高麗北部邊境沿線的駐軍、虛實等的大致情況,列有條陳,請主公觀看。”

鄧舍接過來,一目十行看了一遍。上邊列的很細,某地駐軍若干,騎兵、步卒、水軍分別若干,將校某人,包括他的性格脾氣、喜好如何,城池堅固程度,城中丁口數目,以及預測攻打的難易程度。

其實,鄧舍手中也早就有這樣一份類似的情報了,是由通政司派人收集的。只是,兩份單子側重點不同。行樞密院的這一份,側重點在軍事;通政司的那一份,側重點在民事、經濟、政治。

兩份情報一綜合,互相補充,就更能做到心中有數。

鄧舍卻不先說,問道:“我叫軍械提舉司研製的那幾樣東西,怎樣了?”

“水雷已經研製成功。地雷也得到了改進,更容易攜帶。那崔玉不愧主公的重用,十分精擅火器,大陸將軍對他讚不絕口、佩服之極。他先前獻給主公了一本火器製造兵書,不知主公細細看過沒有?”

鄧舍點了點頭。

這崔玉年歲不大,但在火器方面的造詣非常出眾。當初他來投奔,獻給了鄧舍一本《火攻神器》,說是從他師傅處得來,上邊寫有許多令人瞠目結舌、想不曾想的火器,分為陸戰、水戰、埋伏、安營立寨、偷襲劫營、守城、攻擊等等種類。

鄧舍受其啟發,結合個人見聞,給他提了幾個可行的建議,吩咐他下去研究。

後來,成立軍械提舉司,任了陸千十二做主官,副官就有崔玉擔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