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蟻賊>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24 元旦 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24 元旦 Ⅲ (1 / 4)

推薦一本好書

book./book/4386.

——

平壤人喜好下棋、投壺、蹴鞠。

文華國開闢出了三個場子,一個在室內,主要面向官宦、富家、士子階層,組織他們下棋。投壺和蹴鞠在室外。投壺的場地小一些,女子也可以參加。蹴鞠的場地就很大,專門借用了城中小校場,觀看的百姓人山人海。

鄧舍他們到的時候,正趕上一方踢入一個好球,掀起滿場的歡聲雷動。

文華國眼尖,遠遠看見了鄧舍一行,忙從正面看臺下來,緊趕慢趕地過來迎接。鄧舍拿眼觀看,見行省文武大員,不少都來了,有的坐在看臺上,有的不脫草莽性子,官衣也沒穿,混在人群中,大呼小叫。

校場周邊,還搭起了許多的帳幕,左右飾以錦緞、名畫,彩毬。鄧舍從前邊走過,看到裡邊坐的都是官宦富家的女子,或者帶著遮面的紗,膽大的只用扇子遮臉。她們瞧見鄧舍,有知道他是誰的,含羞低頭;不知道他是誰的,低頭偷覷。

文華國的家眷也有來看的,鄧舍把高麗公主與羅官奴交給她們,與洪繼勳上的看臺。

場中兩隊人,分紅黑兩色。文華國給鄧舍介紹,紅色的盡為民間少年,黑色的則由士卒組成。他這麼安排,顯然有政治的寓意在內,也是在響應鄧舍的號召,一方面軍民同樂,同時有利民族團結與融合。

“比賽共分三場,上午兩場,下午一場。結束後,有從軍中精選的騎兵,給百姓表演馬毬、騎術。投壺那一塊兒,則有箭術、射柳的表演。除了這圍棋、投壺、蹴鞠之外,另有戲劇、小曲兒、說書等活動,不過不在這一區,都在城東。”

鄧舍很滿意,轉望了一圈兒,沒見姚好古,問道:“姚先生呢?”

“昨日給他下的有帖子,姚先生好下棋,大約去了奕館。”

“明天安排的什麼節目?”

“奕館改成鬥雞,蹴鞠改成馬毬,投壺改成角力。”

馬毬得有馬,算是高階娛樂,尋常百姓可望不可及,有能力參加的都是衣冠子弟。高麗風俗,每逢端午都會舉辦大型的馬毬比賽,高麗王親自出席,武官年少者及衣冠子弟有意者皆可參加,技藝出眾的,任武官職位,稱之為“端午選官”。

這麼做,是有一定道理的。

馬毬這項運動,騎在馬上擊毬,危險性很大,不禁需得有膽氣,更非得有高超的騎術不可,能從中勝出者,無不一時之選。早前,鄧舍之所以將之定為軍中的固定娛樂專案,著眼點也就在於此,可以寓教於樂,有助養成軍中驍悍爭先、不示弱的風氣。

不過,鄧舍到底不是高麗人,雖看到了擊毬的好處,對高麗“端午選官”的舊制並不太清楚,聽洪繼勳在旁邊說了,他心中一動。

既然要大力宣揚軍民同樂,漢麗一家,那麼何不順水推舟,借用一下這個高麗舊制呢?他想了想,道:“擊毬好。明天,叫佟生養、陸千十二他們也來看看,可以挑幾個勝出的選入軍中,給百戶以下的軍職。尤其出色者,給我,選入我的侍衛隊。”

文華國自無不應。

鄧舍觸類旁通,點了點場中,道:“就這蹴鞠隊裡,明日角力場上,有體格強壯、技藝嫻熟的,他們若願意,也可以拔入步卒營及弓手營中,給十夫長的軍職。……,就交給你來負責,凡願從軍的,都給紅花,騎高頭大馬,拉出去遊遊街,叫百姓們都知道。要大張旗鼓地辦。”

蹴鞠源自春秋戰國,漢朝人把它視作“治國習武”之道,曾在軍中廣泛開展,《漢書》有《蹴鞠二十五篇》,列入兵法類。可見,從一初起,蹴鞠就與軍隊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選撥其中優異者從軍,並不令人覺得奇怪。

文華國答應了。幾人說過正事,開始看球。

但見:場上紅隊一人,勾腳踢球,使了個倒掛金鉤,那球眼見奔入毬門上的風流眼。黑隊球頭躍步迎上,頭槌頂出,恍似流星一道,早有隊友接住,膝蓋一碰,皮球落地,滴溜溜轉了兩圈。

這隊友望了望臺上,看到鄧舍正在觀賞。當下,他先不出球,賣弄精神,球不離足,足不離球。倏忽間,圓滾滾一個球,上了肩頭,微微縮身,滑落後背,腿往後深,再輕輕將之挑起,顛球數十下,一點不帶落地的。如此這般,竟是興致所到,耍了一手好“白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