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蟻賊> 第六卷 乾坤殺氣正沉沉 8 雄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卷 乾坤殺氣正沉沉 8 雄風 (1 / 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同一片星空下,益都城內,燕王府裡。鄧舍中宵披衣,緩步院中。清風徐徐,吹皺一池秋水。月色清朗,庭下如積水空明。垂著厚厚帳幕的室內,隱有紅燭的光芒映出,摻和了月光,一併灑在階前。偶爾聞聽有鳴叫聲當空而過,稍稍打破了這安靜的夜晚,卻是夜鳥飛掠。

洪繼勳與續繼祖、羅李郎隨行在後。

洪繼勳才從海東遠來,城中尚無合適的住所。因此鄧舍索性安排他住在了府中。而續繼祖與羅李郎兩人,一個與王夫人乃兄妹的關係,一個同羅官奴乃父女的關係,而今也算半個家裡人。現在又分別管益都的軍政。所以鄧舍也把他兩個專門叫了來,吩咐與洪繼勳一塊兒,暫時一樣住在府中,以方便隨時諮詢。

鄧捨身為主上,半夜不睡覺,出來院子裡轉。他們不知道的話也就罷了,既然知道,不能不一起陪著出來。

幾個人在院子中走了會兒,行至一棵樹下。從出來庭中到現在,已經有多半晌了,鄧舍倒也古怪,按住腰畔的玉犀帶,只管這麼轉來轉去地走,卻是一句話也沒有說過。洪繼勳幾人跟在後邊,不免納悶,猜不透他在琢磨什麼。

羅李郎偷眼觀瞧,見他面沉若水,看不出半點的波動,但再看他按住犀帶的手,時而用力,時而鬆開,卻暴露了其內心中必有所思。只實在不知到底是喜是憂,究竟何種意思。大起膽子,問道:“敢問主公,可是在憂慮濟南與泰寧的戰事麼?”

鄧舍搖了搖頭,道:“濟南兩楊,文武雙全,雖劉珪稍弱,但是楊萬虎有萬夫不當之勇,楊行健膽略、智謀皆高,亦足可安撫民心。並且,又內有安遼軍的精銳悍卒,外有趙過馳援。縱然王保保十萬之眾,一時也但可保無虞。我十分放心,並不憂慮。”

續繼祖介面問道:“那麼,主公所憂者,必為高延世了?”

高延世與李子繁只帶了兩千人,需要完成的任務卻很重。要得以泰山為分界線,把察罕與王保保兩軍分割斷開。儘管有一些新式火器的幫助,並且有泰寧與濟南兩座城池的呼應,但是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鄧舍又搖了搖頭,道:“高延世,勇將。其為人爭強好勝。有他在泰山,我敢斷言,只要他人不戰死,泰山防線便定然不會丟失。李子繁雖勇猛不及高延世,然而用兵有方略,比較穩當。他兩人配合,有急有緩,天衣無縫。再有潘賢二,好用奇險計,正適合絕地求生。泰山,我也並不憂慮。”

既不擔憂濟南,又不擔憂泰山。羅李郎又道:“這麼說,主公定然是在擔憂泰安了?”

鄧舍默然無言,半晌,卻又搖了搖頭。說道:“泰安陳將軍,說實話,我瞭解不深。但是我相信續平章的判斷。泰安,濟南的門戶。我相信陳將軍必知輕重,能把城池守的很好。”

這就是鄧舍的高明之處。拉攏人心在不動聲色間。反正他目前捉襟見肘,早已是沒有軍馬可以派去馳援泰安了。既然聽天由命,何不乾脆順勢送個人情與續繼祖?續繼祖曾大力保證過,陳猱頭不會棄城、也絕對不會投降,會與元軍血戰到底。如果續繼祖對了,是鄧舍用人不疑。如果續繼祖錯了,是續繼祖判斷錯誤,鄧舍則又大可以或藉機奪取兵權,抑或寬大為懷,不以為咎,好言撫慰。兩者皆可視形勢而定。前者暫且不說,若是後者,試想,續繼祖犯下這麼大的錯,鄧舍卻還能寬大待之,依舊信為心腹,如此,還不輕而易舉就得到了他死心塌地的忠誠麼?

羅李郎奇怪了,道:“主公又不為濟南擔憂,又不為泰山擔憂,又不為泰安擔憂。然則,主公何故中宵不眠,秉燭夜行呢?”

“洪先生,可知我意否?”

洪繼勳一反常態,今夜沒搶著說話。夜晚風涼,他掩了掩衣襟。聽鄧舍問話,“啪”的一聲,開啟摺扇,下意識地想搖兩搖,隨手又收合起來。沉思片刻,他說道:“主公夜深不眠,披衣行走中庭。所思者,……。”用摺扇往城南點了點,問道:“可在南邊?”

“知我者,洪公也。”

山東半島,北有黃河、渤海,西有泰安、濟南。此數地,固然天險、堅城,要論齊南要塞,卻非穆陵關不可。

穆陵關位處沂水與臨朐兩縣交界處的大峴山上。道徑險惡,兩側有長城、書案兩嶺,群山環護,地勢狹窄,僅容一軌可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便已是舉世聞名的雄關。號稱“天下雄關我為祖,萬里長城獨佔先”。

察罕用兵老練,如果泰安與濟南果然如續繼祖與鄧舍所料,堅守壁壘,使得他久攻不克,其遠來之軍,勢必不會長久的頓兵城下。曠日持久,徒然沮喪士卒的銳氣。他定然別出機杼,轉道別處。最大的可能,會改而直接奔襲益都。

走泰安,往益都,路上一馬平川,山川阻隔不多。唯一的關卡,便在臨朐穆陵關。

東晉北伐南燕,時為晉將的劉裕,走的便是這條路。當時南燕的都城青州,即益都。劉裕過關之後,高興地指天說道:“吾事濟矣!”可見穆陵關之險要。再其後,南朝宋叔孫建攻青州,唐代李道古伐緇青節度使,皆道出於此。

鄧舍口中稱讚洪繼勳善解人意,面上的表情卻還是沒多大變化。羅李郎倒抽一口冷氣,道:“主公的意思是說,察罕很有可能會經由穆陵關,間道奔襲我益都?”

“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山東戰事一起,我海東援軍隨時可到。此事顯而易見,察罕豈會不明?宜將剩勇追窮寇,切莫沽名學霸王。察罕,梟雄也。他又怎麼會因為區區兩座堅城,卻反而輕易放掉位處山東首腦之地的益都呢?不管泰安、濟南守或守不住,早則兩三日,遲則三五天。他定然提軍西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