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蟻賊> 第五卷 漢騎北來擁鐵戈 22 石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卷 漢騎北來擁鐵戈 22 石出 (1 / 3)

推薦本書:《蟐蟒血僕》,靈異神怪類。

book./book/36526.

——

待鄧捨出廁,王士誠等人已經走了。

他在茅廁裡待了足有小半個時辰,拉的腿軟無力。田家烈臨走前不放心,還特地跑到茅廁外邊,悄悄地聽了半晌,聲如雷動。鄧舍迴轉室內,倒在床上,他初時還懷疑巴豆的用量少了,現如今,心中卻只有一個念頭:“狗日的,弄假成真,用的卻是有些多了。”

吃巴豆,本就是為應付王士誠等人而採用的苦肉計。王士誠已走,沒必要接著受罪,自有畢千牛端上提前熬好的解毒湯。管它苦也不苦,鄧舍接住,仰頭一氣喝完。

在羅國器與畢千牛面前,鄧捨身為上位者,不想對他們抱怨。他閉上眼睛,休息了會兒,覺得腹中略微好轉,睜開眼睛,問羅國器,道:“你方才去送何必聚,送了那麼久,他是不是對你講什麼了?”

“正要與主公分說。他也沒講什麼,說東道西,其實也就是一句話可以概括。吳國公願與主公結盟。”

朱元璋的地盤,東有張士誠,西接陳友諒,南有方國珍,北邊鄰近安豐朝廷。方國珍據三州之地,水師雖強,步卒較弱,可以先不予考慮。陳友諒與張士誠,一個兵狠,一個國富,皆養有軍卒不下十萬,是朱元璋的首要大敵。對付他們兩個,朱元璋已經很是吃力,若沒有安豐朝廷以為他北邊的屏障,可以說,他必難支撐。

安豐朝廷為他北邊的屏障,屏障的誰人呢?當然是察罕帖木兒。

小明王、劉福通是察罕的手下敗將,汴梁一敗,實力已然大損。鼎盛時期,他們尚且不是察罕的對手,眼下更可想而知。好在山東現今還在宋政權的手裡,從側面上可暫保安豐朝廷的安全。因為山東比鄰察罕的大本營,威脅性太大,故此山東不滅,則察罕必不會用兵安豐。

換而言之。如果元廷沒有內鬥,察罕可以後顧無憂、放心大膽地用兵的話,他用兵的次序明眼人一看即知,必然先取山東、繼而安豐,徹底平定河南、淮泗。張士誠與方國珍早已降元,隨後,察罕有兩種選擇:或由西向東,出陝西,取蜀地,接著先取陳友諒,而後朱元璋。或由東向西,聯手張士誠、方國珍,先取朱元璋,接著陳友諒。

不管是哪一個可能性,朱元璋孤木難支,都必然將會岌岌可危。

——,這也是為什麼他在汴梁被察罕攻取後不久,即很快做出遣派使者、向察罕示好的舉動,甚至有那麼一段時間,還猶豫要不要像張士誠、方國珍一樣,接受元朝的官職、名義上投降蒙元之原因所在。

也正為因此,他想與鄧舍結盟。

山東的形勢大家都很清楚,毛貴一死,小毛平章年幼,壓不住場子,田豐與王士誠不和,彼此常有摩擦。兄弟鬩於牆而外有強敵。指望山東牽制察罕,顯然不可能了。就別說察罕,他為何派何必聚去山東?還不就是為了探山東之虛實,有覬覦伺窺之意!只可惜他距離山東遠了點,中間隔了個安豐朝廷,縱然明知山東不穩,卻也無法插手。

不過也由此,更讓他確定了,山東早晚必然會是察罕的囊中之物。

要想化解這個危機,只有依賴鄧舍。朱元璋並非指望鄧舍取山東,他也不清楚鄧舍已經決定取山東,他想與鄧舍結盟的出發點,其實看重了鄧舍在遼西戰場上的卓越表現。他與鄧舍之間,雖因隔了安豐、元軍、山東等種種的勢力,路途遙遠,沒辦法獲悉其在遼東的戰況詳情,然而,鄧舍數次大敗世家寶、擒殺張居敬的戰績,因為曾報給安豐,所以他還是知曉的。

既然鄧舍在遼西戰場佔了上風,那麼鄧舍至今不取遼西的用意就很明白了,並非不能取,而是不想取。取了遼西,威脅腹內,一旦入關,離大都就沒多遠了,必然會將察罕與孛羅的注意力全部吸引過來。海東在前線浴血奮戰,放任江南群雄藉機發展,鄧舍沒那麼偉大。

但是,朱元璋認為,鄧舍的這些顧忌都是出於他在關內、中原沒有盟友的原因。

如果能與鄧舍結盟,則他也許就不會這樣考慮了。畢竟,關外就那麼大的地方,高麗也被他攻佔了,不出關、不入中原,海東就沒有什麼可發展的餘地了。根據近年來鄧舍積極進取的表現,朱元璋判斷:他絕不是劃土自守、沒有抱負志向的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