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62 二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62 二議 (1 / 3)

洪繼勳話音未落,大堂上“譁”的一聲就熱鬧了起來。

納哈出偏居北地,比鄰遼陽,實在是遼東的心腹大患。他對遼東造成的威脅,事實上比遼西還要大。鄧舍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如果說遼西還在遼東門外的話,那麼納哈出就貨真價實的是臥榻之側。

這真是才聽倭人定,又聞瀋陽平。

鄧舍喜不自勝,意外之喜,喜上加喜,他左手握拳,往右手掌上輕輕一擊,暢聲大笑。

諸將中一人拜倒,高聲道:“恭喜大將軍,賀喜大將軍。納哈出既肯服輸,則我遼東就後顧無憂了。可以專心用兵高州。孛羅雖強,能強的過我後顧無憂的百戰雄師麼?上都的戰事,指日可定了!”

眾人看時,說話的乃陸千十二。鄧舍為了增強部隊的機動能力,把他的騎兵也調了過來,一併參與此次支援上都的作戰。他的腦子倒還算機靈,能立刻就從納哈出的求和,聯絡到眼下的戰事。

鄧舍笑道:“小陸將軍所言,深得我心。”

他高興之餘,不免想知道詳情,撫摸著鬍髭,與諸將笑了會兒,迫不及待地問洪繼勳道:“遼陽的軍報上除了講納哈出求和,還說了些甚麼?有沒有提到他求和的條款?使者何人?訊息送到平壤了麼?姚先生知不知道?”

洪繼勳道:“軍報上說:納哈出派出求和的使者還是張德裕,總共提出了三個和談的條件。陳大人因事關重大,沒來得及往平壤送信,直接轉呈到主公這裡了。”

“張德裕?”鄧舍點了點頭。上次出使平壤的也是張德裕,此人可謂納哈出的文膽,位高權重,乃是心腹。由他為求和的使者,納哈出的誠意看來還是可以相信的。他問道:“三個條件?都是甚麼?”

“第一,瀋陽乃是與遼陽和談,不是與我海東行省和談。和談的條約要秘密,不能公開。”

按道理說,納哈出是蒙元遼東行省的左丞相,他要和談的話,對應的應該是海東行省。但是蒙元朝廷與安豐朝廷是敵對的關係,所以,納哈出只肯與遼陽和談,不肯與海東行省和談。等於不承認海東行省的存在。

“第二,遼陽與瀋陽各退兵十里,中間地帶設定為無人區,兩邊都不設防。自和約簽訂日起,互遣使者長駐對方城中。一方面互通訊息,一方面做為人質。因此,這個使者必須是親近人。納哈出願意把他的次子遣派去遼陽。”

諸將中,左車兒冷笑一聲,道:“各退十里?納哈出的算盤打的也忒精了點。他殘兵敗將,有何資格與我平起平坐?”

“第三,北地產馬,納哈出願開放與遼陽的貿易,允許馬匹的買賣。並獻上駿馬三百匹,以及皮草、錢鈔若干。”

較之內地,遼東算是貧瘠的,但是與瀋陽以北相比,遼東又算是富庶的。納哈出願意開放貿易,允許馬匹的買賣,看似遼陽佔了便宜,但即便他不開放貿易,遼陽也大可以從別的地方得來馬匹。

比如倭人藤次郎垂涎已久的耽羅島,上邊就有牧場,養有軍馬數萬。只要打下來,還用的著在乎他肯不肯開放貿易?至於他“獻上駿馬三百匹”,更是不值一提。

“皮草、錢鈔若干”,皮草要來何用?元朝的錢鈔貶值的厲害,民間交易許多寧願以貨易貨,都不肯收元朝的錢鈔。並且像安豐朝廷等的一些割據勢力,也都早已經開始自己發行貨幣,在他們的佔領區,元朝的錢鈔越發沒有地位。送一萬貫的錢鈔還不如送一百兩的白銀實惠。

反過來,與遼陽開通貿易,瀋陽以北的地區卻可以得到很大的收益。別的不說,就遼東、海東的糧食、鐵器、鹽茶,就能極大地充實他們的實力。當然,鄧舍肯定不會同意貿易這些東西,然而商路一開,擋不住人走私。弊大於利。

聽了這一條,不但左車兒,堂上諸將全都鼓譟起來。

有的叫道:“欺人太甚。”有的嚷嚷:“這哪是他來求和?簡直是咱去求和。”有的拔出腰刀,往空中虛劈幾下:“這等狂妄自大、不知進退的東西,何必理會?待救了上都,順便回師,把他給徹底滅了就是。”

“洪先生以為如何?”

“臣聞聽納哈出以前常稱關鐸為土賊,如今又常稱主公為土賊。狂妄自大,誠哉斯言。不過以臣之見,他卻也不會竟不識好歹至此。他為什麼早不求和,晚不求和,偏偏這個時候來求和?——要知道,前番的遼瀋之戰,已經結束半個多月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