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59 盟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59 盟約 (3 / 5)

姚好古這麼一說,就等於給了王祺一個下臺階。——之所以他肯接受這些不平等的盟約,並非為了保住自己之性命,更非為了榮華富貴,而是為了“延續宗祧”。很有點忍辱負重,委屈己身以顧全大局的意思了。

王祺深以為然。

至於對廢魯國大長公主,另立惠妃李氏為後,他更沒有半點的牴觸心理,甚至有求之不得的歡喜。洋洋灑灑的幾十條盟約裡邊,這一條,他是最積極,最配合的。

高麗的國王很可憐,在宮掖之內,乃至朝堂之上,掌握生殺大權的,並非歷朝之麗王,而是蒙元之公主。遠的不說,就說王祺。他雖然趁中國大亂,有自立的想法,也的確做了一些脫離蒙元的試探措施,但是朝野上下親元派的實力依然很強大。魯國大長公主依然很跋扈。

他能立李氏為惠妃,還是因為魯國大長公主一直沒有產子,以此為藉口,才得到了魯國大長公主的同意。若非如此,他連立個妃子的權力都沒有。由此可見亦蒙元公主之權勢。他的忍氣吞聲,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大王至今無子,我家主公深以為憂。除提議大王立惠妃為後,另為大王特地選了官宦人家的女子數人,充實後宮。我家主公對大王的關懷,可謂無微不至。大王意下如何?”

鄧舍為他選的官宦人家的女子,皆為漢人。所謂官宦人家,也都不是什麼大官兒,官職最高的一個也不過才從五品。選漢人女子入後宮,立為妃子,所為者不過有二:一則,表示漢麗一家。二來,後宮裡不能沒有漢人,就算他是傀儡,也得防著他真要生個兒子怎麼辦。因為誰也沒有把握,到底需要多久才能夠徹底地化麗為漢。

這就是一顆紅心,兩手準備。

王祺唯唯諾諾,道:“丞相恩情,如此關懷愛護,實在令小王誠惶誠恐。”他猶豫了片刻,飛快地抬頭看了姚好古一眼,問道,“只是不知,那胡元之大長公主,被廢了之後,丞相打算怎樣處置?”

“大長公主?廢了她之後,她便不再是你高麗的王后,如何處置她,乃我海東內事,大王不必知道。”姚好古一團春風,和和氣氣,話裡的意思卻斬釘截鐵,不容置疑。王祺不敢多問,連連點頭,道:“是,是。”

他提出這個問題,是有他的私心的。他主要想透過此問題,探知出海東對蒙元的態度,究竟不共戴天,抑或可能會虛與委蛇。兩種態度會導致兩種不同的後果。對外界來講,關係海東今後的發展;對內部來講,關係海東會如何對待高麗親元派的勢力。

王祺關心的自然並非高麗親元派的死活,說白了,沒有人心甘情願做傀儡。若能把海東的態度搞清楚,也許他就有機會從中上下其手。

比如說,如果海東對蒙元持不共戴天的態度,對高麗內部的親元派堅決打擊的話,勢必激起外部的強壓以及地方的反彈。如此一來,他是否有機會藉助利用?有沒有暗地裡款通蒙元,拉攏地方,進而復國的可能呢?

姚好古何許人也?對他的心思一清二楚。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不但怎樣處置魯國大長公主是我海東的內事,天子無私事,大王宮掖內外的等等諸事,也皆為我海東之國事。這其中的意思,大王曉得麼?一失足成千古恨,大王千萬莫要因一時的衝動,做出千古恨事。真到了那時候,即便以我主公之仁厚,怕也保不住你。無能為力。這其中的意思,大王曉得麼?”

他連著兩句反問,嚇得王祺冷汗淋淋,道:“曉得,曉得。小王曉得。”

“那就好。”

怎麼處置魯國大長公主,姚好古雖然不肯對他講,其實海東早有打算。

皇帝的姊妹稱之為長公主,皇帝的女兒稱之為公主,大長公主的意思,就是皇帝的姑姑。魯國大長公主名叫寶塔失裡,按輩分來講,她即為當今元帝之姑姑。這其實也是蒙元嫁公主與高麗王的一個慣例。

除了第一個當蒙元駙馬的忠烈王娶的是忽必烈的幼女,其它下嫁高麗王的蒙元公主們,多為當時元帝的長輩,元帝下詔,常稱之為皇姑。不過對高麗國王,卻不以皇姑丈稱之,而以駙馬國王稱之。

寶塔失裡的父親是魏王阿木哥,乃順宗之子,與仁宗、武宗是兄弟。她有姐妹三人,分別先後嫁給了三個高麗王。魏王雖然已經死了,但是她在蒙元宗室中還是有些地位的,最重的是,有她姐妹三人先後為後,她在高麗的勢力確實不小。

怎樣處置她,必須慎之又慎。殺,顯然不可能。送回蒙元朝廷,也不可能。

鄧舍專撥了一處院子,給她居住。儘管廢了她的後位,平時的起居規格,卻依舊按長公主的待遇。優禮之。一方面利用她,再借助奇氏及她家族的關係,可以緩和與蒙元的衝突,關鍵時刻,似乎可作為一個籌碼。另一方面,運用她姐妹三人在高麗的影響力,可以拉攏一部分南高麗的官員,同時得到一部分地方的支援。

姚好古算了算日子,道:“下月初三,是個好日子。立惠妃為後,並及迎立新妃的事兒,便放在那天來辦罷。具體細節,不必大王操勞,我家主公吩咐了,由海東全權負責就是。大王放心,定然給你辦的熱熱鬧鬧,風風光光。哈哈。”

“丞相的厚意,小王委實感恩不盡。無以為報。”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