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56 上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56 上都 (3 / 3)

姚好古肅手,請洪繼勳先講。

“楊大人,兩位劉大人,包括諸公,說的都很有道理。但是,最關鍵的一點,你們卻沒看出來。”洪繼勳開啟摺扇,搖了兩搖。他白衣飄飄,朝鄧舍拱手一揖,請求道:“臣請主公,示遼東地圖,與臣等觀看。”

鄧舍拍了拍手,侍衛們取來地圖,懸掛牆上。

洪繼勳“啪”的一聲,合上摺扇,走近圖前。他倒提扇柄,指點江山,侃侃而談地說道:“主公請看,諸公也請看。此為上都,此為興和,此為遼陽,此為我行省最西邊的惠和、武平。請問諸位,上都距離惠和,有多遠?”

“不足五百里。”

“再請問諸位,孛羅帖木兒由興和至上都,只需數日。他若從上都來惠和,又需要幾日?”

這個問題好回答,有雷帖木兒不花的現成例子在。從上都到遼陽,雷帖木兒不花總共走了十來天,這還是他為避開沿途有元軍駐守的城池,而繞走遠路的結果。有人回答道:“五六日內。”

“又再請問諸位。設若我軍不援上都,程思忠可守得住麼?”

“守不住。”

“又再再請問諸位。設若孛羅帖木兒奪取了上都,以之為跳板,轉而進攻惠和。惠和南有世家寶,北臨孛羅帖木兒,能守得住麼?”

“守不住。……,但是我軍可以從廣寧、遼陽等地援助之。”

“然也。我軍當然可以從廣寧、遼陽等地往援。誠如適才劉大人所言,以孛羅帖木兒軍勢之盛,糧草之豐,士卒之精悍,勇將之如雲。我軍與之交戰,勝算有幾?”

“五五之分。”

“然也。是我海東才驅北地納哈出之狼,又迎來西邊孛羅帖木兒之虎。自此,西線不寧,戰事不止。是我海東千辛萬苦才有的大好局面,不及休養生息,必將再度陷入兵火連綿。而今,北邊的納哈出雖敗仍存,又誠如適才劉大人所言,南邊的南高麗至今尚且未曾全部平定。他們會不會因此蠢蠢欲動呢?如果會,將奈之何?”

“西線,我大可與之交戰,防禦邊境。北邊,我大可趁勢急進,徹底剿滅納哈出。南邊,我大可挾持麗王,以令地方,徐徐安穩之。待納哈出滅,南高麗定,然後卷全遼、海東之力,尋孛羅帖木兒決戰。”

洪繼勳不置可否,道:“又再再再請問諸位,北邊滅掉納哈出,我遼東就要直接面對漠南、漠北的諸蒙古部落。蒙古,非我族類,視我如仇,北邊的戰火會因我海東消滅了納哈出便就此停止麼?

“西邊戰火不止,有如此的強敵虎視眈眈,窺視一側。我海東又怎有餘力、精力來‘徐徐安穩’南高麗?”

“這,……”

洪繼勳曬然一笑,轉對鄧舍,道:“以臣之見,救上都,即保遼東。棄上都,即棄遼東。至於諸公所憂者,不外乎道遠、糧草、兵疲。適才楊大人說,可以惠和、武平做後援,以為接應。又說,可以廣寧為中轉,運遼左之糧儲。不知主公以為如何?”

“先生以為呢?”

“臣不以為然。糧秣轉運,道遠則浪費的多。千里負擔饋餉,率十餘鍾致一石。五百里減半,運一石糧食,道途浪費、用給民夫的消耗,至少就需要數十倍於此。孛羅帖木兒親提大軍,往攻上都,我軍要去救援,非三萬人不可。

“三萬人的軍糧,需得多少?我海東去年一年的收穫,多半已經用在了南高麗的戰事,所剩的糧草委實難以維持數萬人的遠征。就不說兵疲,只說這一條,就不可行。故此,臣不以為然。”

他既點出了救援上都的重要性,又不支援派軍前往。有點兒自相矛盾。

鄧舍正準備接下來繼續詢問。堂外畢千牛進來,稟告雷帖木兒不花又來求見了。鄧舍道:“何其急也。”擺了擺手,示意先不要叫他進來。

軍議討論到現在還沒有得出結論,放他進來也於事無補。畢千牛待要出去,鄧舍又將他叫回,沉吟片刻,道:“告訴他,我正商議軍情。請他稍安勿躁,暫且多等片刻。稍後,我即可給他答覆。”

畢千牛自應命而出。

“先生言戰,又不支援往援。究竟何意?請說分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