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51 殺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51 殺放 (3 / 3)

間諜好處理,河光秀怎麼處置?

他洩露的是軍情,砍頭都不為過。只是,一來他現在沒在平壤,還跟著文華國正在前線打仗。二來他追隨鄧舍已久,資格老,也立過不少的大功,忠心耿耿。平定南高麗後,治理地方很需要他這種人。

最重要的是,鄧舍不想殺他。

河光秀雖洩露軍情,實為無心之失,且僥倖沒造成大的損失。去年的東牟山一戰,面對勢大的元軍,河光秀浴血衝鋒,給了鄧舍很深的印象。他膽子一向很小,貪生怕死,當初投降鄧舍的時候,卑躬屈膝、毫無尊嚴可言,如今能因為忠誠而做到這一步,很不容易了。

洪繼勳看出了鄧舍的心思,猜出了他的為難猶豫。

河光秀素來對他極為尊敬,儘管他瞧不起河光秀,念在他們有些許高麗鄉誼的情分上,還是施以援手,順水推舟地說道:“臣適才的條呈上,不是建議主公設定一個總統府麼?總統府管軍事。主公何不再設定一個總理府?總理南高麗王宮內外事宜。

“這總理一職,臣以為,可調河光秀擔任之。這樣一來,既免去了他的統軍權,撤掉了他行樞密院同僉的職務,訓誡斥責,做為懲罰,又可以其監督麗王,為主公之耳目。如何?”

“處罰未免過輕。前車後轍,如群臣何?”

姚好古不同意。

河光秀犯下這樣大的過錯,不嚴加處罰,就是開了一個不好的頭兒,如果以後還有臣子犯下類似的錯誤,該怎麼處理?他道:“為人主者,應該不因喜好而用人,也不因厭惡而貶斥人。國家制度,自有法規。河光秀,按軍法當斬。”

鄧舍心知,姚好古說的對。

他猶豫不決,道:“當日,我出豐州,東行數百里,後有佛家奴探馬赤緊追不捨。前去上都,路途迢迢。半路上,在一個站赤中,遇到了一股青軍。河光秀因此降我,獻上永平虛實,做為內應,助我拿下永平,得軍萬人。

“我出永平,與張居敬夜戰遼西,河光秀再立下奇功。若無他揚塵破敵之奇策,當日一戰,勝負難說。我遂入高麗,有雙城,南高麗興師來犯,文將軍率主力出西山口,雙城所剩多為麗軍。河光秀激戰城頭,不曾稍退。若無他捨生忘死,督促麗軍,我軍能否堅守雙城直到洪先生引來援軍,兩可之間。

“河光秀自降我,屢建功勞,至今尚在前線作戰。而今,我海東的局面漸入佳境,正到了功臣宿將享受些富貴的時候。殺之不忍。”

姚好古堅持己見,道:“越是功高,越當斬之。以儆效尤,才能使功臣宿將生凜然之惕。”

洪繼勳道:“主公仁厚,臣子之福。殺或不殺,不賴眾謀,主公一人決斷即可,何須問及別人?”

要是姚好古不再堅持,聽憑鄧舍決斷,不管鄧舍殺不殺河光秀,或許洪繼勳都不會再說情了。姚好古這麼一堅持,頓時激起了他的爭強好勝之心,但是姚好古說的在理,他又沒什麼可辯駁的。因此,輕巧巧一句話,淡化爭執。

他這句話,從表面上看,是請鄧舍自斷,卻先稱讚鄧舍仁厚,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鄧舍看了他一眼,說道:“此事不急。這樣吧,等南高麗戰事結束,河光秀回來了,再做處置。好麼?”他瞧瞧天色,笑道,“不知不覺,已經中午了。幾位,餓壞了吧?”

他招呼堂外的畢千牛:“送上飯來。兩位先生都在,今天可以多加幾盤菜。來壺好酒。王大人查辦細作的差事辦的不錯,我記得你好吃肉,吩咐膳房,拿手好菜炒出來,專來一大碗肉,給王大人吃。”

畢千牛應了,自前去通傳。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