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42 述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42 述志 (2 / 3)

讚許的同時,不忘提醒。所謂有褒有抑,鄧舍用心良苦。諄諄之言,非真愛其才之人,不能說出。

楊萬虎激動不已,不知該如何表達,道:“請大將軍放心。人在劍在。末將誓死,不辱大將軍的威名。”

鄧舍鼓勵地笑了笑,幫他把寶劍佩戴身上,示意他回來座位,兩人閒談幾句。他轉開話題,問道:“當日攻破王京,生擒麗王。我聽說,頭一個見到麗王的,便是你。那高麗王,當時的模樣怎樣?有沒有說出什麼話來?”

“回主公。頭一個見到高麗王的,卻不是末將。最早突入王宮的,乃末將所部之先鋒,方米罕、郭從龍等人。”

趙過在捷報上,早把攻克王京、生擒麗王的過程說的清清楚楚。方米罕、郭從龍既為楊萬虎的部曲,說頭一個見到麗王的是楊萬虎,也不為錯。難的楊萬虎這般實誠,鄧舍不動聲色,點了點頭,聽他繼續往下說。

“末將到宮中的時候,郭從龍等已經把高麗王拿下了王座。他倒沒說什麼話,見了末將,只是反反覆覆地嘟噥一句著甚麼‘夢幻泡影,電光和露’的,似乎是句佛經,抱著他的胡琴,死不放手。趙將軍特命,就把胡琴與了他,沒有再要。”

“電光泡影?”

這回答太出人意料,鄧捨本以為,高麗王不說橫劍自刎,以身殉國,至少會痛斥大罵幾句。要沒膽子,大可一言不發,如果懦弱,痛哭求饒也不奇怪。搞了半天,只有一句“夢幻泡影,如露如電”。

他喃喃重複幾遍,稍稍體會到了高麗王的心情。

當失望到了極點,往昔奮鬥的目標,到最終,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嘔心瀝血,半世做為,盡數負了東流。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除了發一些“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的感嘆,又能怎樣呢?

鄧舍,他對高麗王的心態,可以給以理解,卻不以為然。

他忽然想起一事,去年九月,他應關鐸之召,入了遼陽。關鐸擺下酒宴,為他接風洗塵。半年過去了,許多物是人非,然而,那場夜宴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他猶自記得,關鐸問諸將之志,亦曾問到自己。無奈,他那會兒醉了,說的甚麼,全然忘記。

因這高麗王看破紅塵的念想引起,鄧舍突然對那天自己的回答,很感興趣。

方補真官居治書侍御史,剛好正三品,今夜也在席上。鄧舍記得,那一晚,他也在現場。鄧舍拍了拍案几,招手喚他過來。方補真小步走到近前,他是御史,有就糾風紀的職責,沒敢喝多,保持著清醒。

“拾闕。我且問你,那一晚,遼陽夜宴,關平章問志。我怎麼回答的?”

方補真愕然,半年前的事兒,怎麼現在想起來問了?他對鄧舍那夜的回答,印象深刻,想也不想,脫口說道:“主公當時大醉,回答了兩句,‘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鄧舍沒絲毫的印象。這個答案,再度出乎了他的意料。

看蒼茫大地,問誰主沉浮?細細想來,半年前,他北有高麗之敵,西有關鐸之壓,立足海東未穩,前路茫茫,發出這樣的感慨,也正在情理之中。短短九個字,既表現出了對天命的敬畏,又暗藏蘊有奮起相爭、不甘聽從擺佈的鬥志。與高麗王消極、逃避的態度相比,高下立判。

方補真道:“主公天資英才,非常人可比。問大地誰主沉浮,志向遠大。今王京大勝,唯盼主公不可驕傲,再接再厲。”

他瞥了楊萬虎眼,有心諫言鄧舍,不該忘了身份,與臣子豁拳戲鬧,看鄧舍有了三分酒意,曉得現在不是時候,忍住沒說。且等明日鄧舍酒醒了,再做進諫,他心裡邊打起了腹稿,到時候該怎麼上言。

姚好古便坐在鄧舍一側,探過身子,撥了方補真一下,笑道:“方夫子,今夜歡宴,你就暫時收了你那呆板嘴臉罷。主公難得高興一回,你不要掃興。過來,咱與你喝上兩杯。”要論為臣之道,方補真不如姚好古遠甚。

鄧舍一笑,轉望堂上。

堂上文武,正酒興方酣。有的依在侍女身上,微閉雙目,欣賞鼓樂,一手伴著樂聲,擊打節拍。有的解開鎧甲,捋起袖子,踏在椅上,與對手嚷叫划拳。有的不勝酒力,伏在案上,呼呼大睡。

洪繼勳格外與眾不同,拈著摺扇,繞著那幾盆杜鵑,正自欣賞。喧譁、兩個婢女膝行跟隨在他的身後,高高奉起酒盤,他時不時停下步子,端起酒杯,抿上一口。熱鬧的堂上,只有他沒穿官袍,一襲白衣,輕帶緩行,顯得頗為瀟灑出塵。

鄧舍指著他,對姚好古說道:“說到夫子,洪先生才是真的夫子。”他帶點調笑,叫洪繼勳的名字,問道,“洪夫子,洪夫子,伴美賞花,不可無詩。可有佳句了麼?且吟來,伴我下酒。”

洪繼勳轉身,長長一揖,道:“佳句未曾有。臣觀此花,歡喜之餘,多有憂傷。”

“為何?”

“昔在雙城,臣的父親喜好此花,家中種植了不少的金達萊。”他指了指一側紫色的那樹杜鵑,“其中,便有此種,尤為珍貴。每逢春夜,臣父往往流連花下,月下飲酒,通宵達旦。臣時方年幼,匆匆十數年過去,家父已然棄世,而今想來,難免傷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