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才斷柳,人已追到,探手一接,卻不停,那箭矢其速不減,連著又射斷其後緊挨的一處黑手帕柳條;前番用右手接,此時遞出左手弓,第二條斷柳端端正正落在弓上。向上拋起,用嘴銜住。
一箭中兩的。士卒們看得呆了,從沒見過。說來,是佟豆蘭取巧,要非剛才黑帕間的柳條都被射斷,他也做不到這點。但即使如此,也是人人心服。
鄧舍大笑:“神乎其技!千戶真乃神射。”敲鑼鼓計程車卒,這才反應過來,鑼鼓震天,佟豆蘭矜持地打馬回來,取下口中柳條,客氣:“將軍過譽,僥倖而已。”
姚好古的聲音又傳了過來:“剛才下注,是第一盤。現在第二盤下注,有錢的快來,沒錢的滾蛋。老爺買佟千戶贏。”卻是見了佟豆蘭技藝,擔心前次買鄧舍贏會輸錢,補充,“盤口翻倍。”要把剛才賭出去的,翻倍贏回來。
一箭斷二,陳虎也許可以做到。鄧舍沒那本事。該怎麼辦?
洪繼勳沒下臺,立在文華國身邊,拿著摺扇的手放在胸前,屈了兩指,伸出三指。鄧舍瞧見,受到他的提醒,再看場中,選定目標。取出三支箭,夾在手上,不去橫奔,沿著柳條直走。奔馬馳出,覷得真切,箭如連珠,一箭出,一箭攆,連斷三柳;箭才走,馬疾追,馬如閃電。
那三柳互相靠近,賓士近前,操弓右手,側身施個蹬裡藏身,探出左手,間不容髮,一一接住三枝柳條。他這個難度,比佟豆蘭的要小一些。如果說佟豆蘭勝在技藝精熟,他則勝在膽大心細。
兩下里,算是打個平手。
鄧舍轉回,兩人將柳條分插對方馬上。天高雲淡,城池巍峨;軍卒人歡馬騰。鄧舍揚弓而指,豪氣沖天:“千戶請觀之。我有如此精兵,又得千戶相助,高麗懦弱,豈會是你我的對手?”
鄧舍對佟豆蘭性格的猜測很準確。他的確是英雄重英雄,當初交往李成桂,兩人也是從射箭相識。見鄧舍在自己穩佔上風的局面下,另闢蹊徑,使人眼前一亮,急智有謀,不禁暗中稱讚,堅定了合作的決心。
他跳下馬來,躬身一禮:“俺來白吃了多日,不曾出力,甚是不安。將軍但有遣派,三散女真上下,無不竭力。”
——
1,端茶衝湯。
湯:飲料。種類很多,一般以香料、藥材為主,也有一些以乾鮮果品或花為主,再加某些調料製成。湯的製造,一般將各種原料磨成細末,飲用時沸湯點服;也有用沸水直接沖泡飲用;還有將各種原料煎熬成膏,用沸水點服。
湯中有的加鹽,有的加蜜或糖,還有一些不加調味品,保持藥物、香料的原味。湯的作用是預防疾病和滋補,飲湯是食療的一種。
宋代時客來上茶,送客點湯。元時,還保持這種習俗。雜劇《凍蘇秦衣錦還鄉》:張儀為秦國丞相,蘇秦去見,兩人交談不久,從人張千便說:“點湯。”蘇秦說:“點湯是逐客,我則索起身。”
2,那個女真人自上場來,連撲三四人,未嘗一敗。
女真人頗擅角抵,金時:“昂本名奔睹,……幼時侍太祖,太祖令數人兩兩角力。時昂年十五,太祖顧曰:‘汝能此乎?’對曰:‘有命,敢不勉。’遂連撲六人。太祖喜曰:‘汝,吾宗弟也。自今勿遠左右。’賜金牌,令佩以侍。”又有石抹容,“……角力,榮勝之,連撲力士六七人,熙宗親飲之酒,賜以金幣,遷宿直將軍”。
3,射柳。
以柳為的,馳馬射之。上溯其源,匈奴、鮮卑有蹛林習俗,中原自古有射禮。
金之射柳:“插柳球場為兩行,當射者以尊卑序,各以帕識其枝,去地約數寸,削其皮而白之。當先一人馳馬前導,後馳馬以無羽橫鏃箭射之,既斷柳,又以手接而馳去者,為上。斷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或斷其青處,及中而不能斷,與不能中者,為負。每射,必伐鼓以助其氣。”
宋之射柳:“壬辰三月三日,在金陵預閱李顯忠馬司兵,最後折柳插球場,軍士馳馬射之。”
元之射柳:“三軍旗幟森然,武職者鹹令昔斤柳,以柳條去青一尺,插入土中五寸,仍各以手帕繫於柳上,自記其儀,有引馬者先走,萬戶引弓隨之,乃開弓昔斤柳,斷其白者,則擊鑼鼓為勝……此武將耀武之藝也。”
直到清朝中葉,這項活動才漸漸消失。
4,野矢。
“箭不知所落處,是名‘野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