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二卷 我來一扣動天地 23 射柳 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 我來一扣動天地 23 射柳 Ⅱ (2 / 3)

姚好古昨日沒見佟豆蘭,對雙城一戰的經過也不大清楚,見鄧舍言辭間對他很是客氣,猜出兩者關係,插嘴問道:“小生往日在關平章軍中,常常聽聞三散有一位嶽王后人,敢問,便是尊下麼?”

佟豆蘭來得晚,鄧舍沒向姚好古介紹,這時補上:“佟千戶正是嶽王七世孫。”

姚好古肅然起敬,起身作揖:“得見忠烈之後,三生有幸。”佟豆蘭忙還禮,姚好古拉著他的手坐下,道:“本官平生,最敬佩的就是嶽王。”吟誦《滿江紅》,感慨萬千,“‘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嶽王壯志竟是至今為酬。韃子胡塵遍中原,百年矣!萬里腥羶如許,千古英靈安在。嶽王是我大宋的脊樑功臣,看見佟千戶,本官真是說不出的歡喜高興。”

姚好古心細如髮,吟誦嶽王詞,省去“壯志飢餐”兩句,巧妙地把嶽王對敵的女真人,改換成如今的蒙古人。既不會激起佟豆蘭的別樣想法,又不漏痕跡地抬出大宋,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鄧舍和洪繼勳對望一眼。他們想拉攏女真人,姚好古看來也有此想。佟豆蘭藏是藏不住的,同處一城,早晚姚好古會和他見面,晚見不如早見,早見了,還能顯出鄧舍的坦蕩。

當然了,無論如何,總不能叫自己辛苦找來的後援,輕鬆地被關鐸摘了果子。他們也定有對策。洪繼勳以情動之,鄧舍以武會之。武人勇士,一般來講,還是比較英雄重英雄的。

他們的勾心鬥角,佟豆蘭不知曉。在他的眼中,鄧舍和關鐸本是一體。姚好古對嶽王的讚頌,他聽得多了,隨便應酬幾句。

風吹旗動,日頭漸漸攀高。鄧舍笑道:“自脖頸負傷,月餘來,不曾活動手腳。今天看士卒競技,本將倒是有些技癢。”轉頭問佟豆蘭,“佟千戶,有沒有興趣和本將下場,比試一遭?”

佟豆蘭聞言恰對心思,也不謙讓,只道:“將軍傷勢沒有痊癒,比角抵怕是俺會佔些便宜。就比射柳怎樣?”直來直去,就是要把適才輸了射柳的面子掙回。

鄧舍最擅長的是槍;箭術上有陳虎這等高人指點,從軍五六年,日日苦練不輟,不敢自稱一等一,用來射柳,還是有把握的。一笑允之。

主將親自下陣,立刻把場中氣氛調動起來。文華國脫個赤膊,擂起大鼓,咚咚直響。十幾個哥哥隊的親兵舉著鄧舍的帥旗,騎馬繞著場地奔行一圈;後邊是四五個女真人,一樣舉著佟豆蘭的將旗。一邊賓士,一邊大呼:“上萬戶將軍大人,與軍民同樂,親下場射柳!”

兩面大旗,一前一後,馳騁進射柳場中。

場地寬數丈,長數十丈,清理乾淨,其他場地計程車卒、百姓紛紛擁擠過來,摩肩接踵,興奮異常。新移柳條排列場地兩側,插入地下五寸;削去尺長的外皮,露出裡邊的白色枝幹。隔三差五系一紅一黑兩色手帕在其上;所謂有的放矢,繫有紅色手帕的柳條,即是鄧舍需射之的;黑色則為佟豆蘭要射的的。

李和尚、羅國器馳馬在前導引,鄧舍、佟豆蘭隨後張弓入場。

大鼓動,小鼓催。鑼鼓喧天,漢卒大聲為鄧舍助陣,女真人兜馬馳轉場中,在兩人未開始正式競技之前,先賣弄騎射。射柳用的箭矢和尋常不同。首先,無羽;其次,箭鏃是橫的。銳角的箭簇射不成。按規矩,每人三發。

兩三個女真射手箭無虛發,每箭必中一柳,不過偶有沒射中削白處,射中青處、或者中白而未斷的,不免引起盾牌後漢卒、麗卒們陣陣噓聲。斷白為勝,不斷及中青者為敗。

縱然如此,已經十分難得。疾馳駿馬,彎弓射柳,那柳條十分柔軟之物,手帕纏上,隨風搖擺;稍有偏差,眼力不到、勁力過大了,別說斷白中青,沾著點邊兒,不放野矢的就算好手了。

佟豆蘭自持其技,下了場,道:“這是蒙人章法,尋常漢子,稍習得弓箭,便能射的。將軍既然要比,何不換女真規矩?”

鄧舍一笑:“就依千戶。”女真規矩又難上許多。不但要斷白,還要馳馬趕上,在斷白落地前伸手接住,才算得勝。當下重新佈置,壓低柳條,每個距離地面只有數寸。

這下子,軍卒們更加興奮了。

陸千十二不忿女真人表演,馳奔突上,搭箭回身,穩穩射出。恰中白處,斷開墜落。他急拍坐騎,俯身追到,在那柳條將挨地未挨地時,一把抓住,舉過頭頂,哈哈大笑。圍觀士卒,包括女真人喝彩連天。高臺上文華國瞧見,大鼓擂得越發響亮。

陸千十二身高體胖,動作偏輕巧靈活,佟豆蘭動容稱讚:“好身手,好身手!”場邊一個嗓門叫嚷:“開賭局,開賭局,老爺賭將軍贏。小的們快來下注,……”拖著戲腔,“晚則不候也者!”

兩人同時去看,不是姚好古又是誰。相對一笑。無論蒙古、前宋,還是女真規矩,皆是尊者先,卑者後。也就是說,該鄧舍先上場,佟豆蘭算半個客人,鄧舍讓道:“千戶請先。”

佟豆蘭一拱手,挾弓出場。正主兒來了,場上陸千十二等下去不提。場外士卒一靜,文華國的大鼓,狠狠一擊,高聲道:“射柳開始!”

佟豆蘭駐馬場頭兒,不急著開射。他心中盤算,陸千十二獻技在前,不拿出些手段,看不出本領。拿眼瞄了瞄兩列柳條,很多已被射斷,有了計議。

第一箭,中規中距,熱熱手。斷而後接,順順利利。第二箭依然穩穩當當。中一次、接一次,也許高手都能做到,連中連線,就顯出功力了。

場外士卒叫好不迭;女真人抽刀擊盾,呼喝佟豆蘭的名字。凡斷白能接的,場外都會有專門擊打鑼鼓賀之。兩通鑼鼓不絕,佟豆蘭躍馬橫奔,卷帶一地的塵土。弓如滿月,箭如流星,第三箭急射而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