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15 間諜 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15 間諜 Ⅲ (2 / 3)

“遼西、瀋陽、高麗,三者之間,最強者看似高麗,最弱者看似瀋陽。其實不然,瀋陽以北的寧昌、泰寧、開元等路,地有數千裡,多蒙古諸部。今有瀋陽阻擋在前,寧昌等地的蒙古部族或曰:敵在千里之外,與我無關。主公一旦拔下瀋陽,兵鋒威逼,必導致其人人生自危之感,不復一盤散沙,定然凝聚一團,主動與我相爭。

“所以,主公若先以為瀋陽弱而先攻之的話,徒然得一城之地,地不足百里,口不過數萬,反陷我軍於群狼之前,日夜受其騷擾,不得安寧。如此一來,就難以再有餘力去攻略其它的地方了。是為得不償失。”

簡而言之,瀋陽起到了隔絕北地的屏障作用,若去打它,反而會幫助改變蒙古諸部一盤散沙的狀態,激起他們的鬥志,因此先不打它,留著。

鄧舍以為然,道:“瀋陽似弱實強,然則,高麗便為似強實弱了?”

“不錯!”

姚好古侃侃而言,道:“主公入高麗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數月前雙城一戰,更將高麗的精銳盡數殲滅。自此,高麗元氣大傷,兵無精卒,將無勇將,兼且府庫空虛,沿海有倭寇日日消耗其僅存的實力,廟堂上兀自黨爭不斷。此正我再接再厲,用武之時。

“待新軍操練一成,臣斷言,不用主公親征,只需上將一員,引萬人虎賁,渡江長驅,耀武揚威,以我新興百勝之強軍,攻彼老大消沉之高麗,何止摧枯拉朽,不戰而定也不是沒有可能。我軍定可輕鬆取勝。

“既定高麗南部,我後顧無憂。

“主公又已經決定,用遼陽為省府,示不忘進取之壯志;以平壤為西京,宣固本愛民之仁義。誠如張德裕所言,這樣的規模一成,我海東進可以越瀚海而南下,退足以畫鴨綠而自守。試問遼東群雄,誰可比之?次第削平,如反掌間。”

洪繼勳放下茶碗,凝神靜聽。這時,他開口說道:“先高麗,正該如此。不過請問姚大人,得高麗後,接著是否就打瀋陽呢?”

“正是。”

“姚大人剛才說,瀋陽若入我手,則北部的蒙古諸部肯定要與我相爭,‘陷我軍於群狼之前’,該怎樣處置?”

“昔日楚漢相爭,漢高與楚霸王爭雄於中原。楚之軍不可謂不強,漢高十戰九敗,卻能最終取勝,他所倚仗的,是韓信麼?誠然,韓信為不世之名將。然而,漢高即皇帝位,論功行封,首功卻給了蕭何。請問洪大人,這是因為什麼?”

“漢高亡軍,蕭何遣補;漢高乏糧,蕭何給食。”

“然也!主公若得高麗,擒麗王於座下,卷南北而為一,就譬如漢高之得關中。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我軍有了高麗做為倚靠,區區蒙古諸部,就不再成為問題了。”

洪繼勳不置可否,接著問道:“那麼遼西呢?又該怎樣處置?”

“遼西挨近腹裡,要論其強,更甚瀋陽。臣之愚見,萬不可與之輕易開釁,我以強軍屯武平、駐義州,目前只要能防住它來襲我,就可以了。待主公東取高麗,北奪瀋陽之後,坐觀待變,若中原有事,我可取之;若中原無事,鎖關自保。”

洪繼勳默然。

姚好古接著道:“除此之外,其實我海東的潛在威脅,還有一個。”

鄧舍猜到三分,問道:“誰人?”

“孛羅帖木兒。他駐軍陝、冀,看起來與我相隔千里,但其前鋒遠至塞外,主公亦不可不防。”

“如何防?”

“攻取高麗、瀋陽為近攻,對付孛羅就需要遠交了。不過,他素來仇視我皇宋,想與他結交大概很難。主公聽說過楊誠、程思忠這兩個人麼?”

鄧舍當然聽說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