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6 定製 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6 定製 Ⅲ (2 / 5)

姚好古摸了摸鬍鬚,欲言又止。

洪繼勳不以為然,說道:“羅大人的話聽似有理,實際書生之見。如果用話語就可以勸導他們歸入我海東的話,還用等到今日麼?”對待羅國器,他算比較客氣的了,拱了拱手,接著道:“不過由羅大人的話中,小可倒是想到了一個辦法。”

鄧舍道:“快快說來。”

對羅國器的話,他也是不贊同的。不說後半截,就說羅國器做為推理依據的前半截,以他近日來蒐集多方情報,對比衡量得出的結果來看,江南群雄並起不假,蒙元到底大勢未去,群雄逐鹿的形勢尚且沒有明朗。

從蒙元這方面來看,孛羅帖木兒及河北、陝西諸將,個個兵強馬壯。兵勢最盛的河南察罕帖木兒,他數月前大敗劉福通,奪汴梁、新定河南,耀武揚威,不可一世,正摩拳擦掌欲要再圖山東。

山東名義上歸大宋,其內小毛平章、田豐二人不和,內憂外患,岌岌可危。山東有失,則小明王的安豐失一強援,左近只剩下金陵的朱元璋,他會不會援助?就鄧舍在遼陽關鐸宮中得到的些絕密情報來看,朱元璋的心意不好說。

如此一來,倘若安豐孤立無救,小明王的下場可想而知。

小明王一敗,江南群雄失去北方的屏障。張士誠早已投降,而浙東的方國珍也兩個月,累官做到了蒙元的江浙行省平章政事。這兩個人,一樣的鹽販子出身,一樣的陰持兩端,兩邊下注。說降,他們也降了;說不降,他們儼然一方諸侯。

蒙元沒空理會他們的時候,姑且由之。一旦察罕、孛羅的虎狼之師挾卷襲北方小明王之聲威,分頭並進,長驅南下;再有廣東、福建等地的元將陳友定諸人北上呼應,這兩位會如何反應、怎生應對,很難說。

徐壽輝、朱元璋倒是一直未曾受蒙元官職,可徐壽輝主弱臣強,前景堪憂。朱元璋與張士誠連年攻戰不休,元軍大舉南下,他腹背受敵,他會怎麼辦?還是難說。

總而言之,如今之天下大勢,絕非一個可以“看的透徹”就能輕輕帶過的,鹿死誰手,殊難知曉。

羅國器的那些話,對自己人講講行,堅定信心。拿出去給外人講,說服力不足。洪繼勳道:“適才羅大人說起胡元朝中奸臣當道,文武不振。卑職以為,這卻是一個好做文章的地方。”

姚好古眉毛微微揚起,若有所思。鄧舍道:“如何做?”

“蒙人入中原來,難脫韃虜習性,以中國之法治中國之地,迫不得已而為之,其所用的中國之法,皆極其粗疏。譬如科舉,胡元立國近百年,至今所開科舉之次數不過十餘,取士不足千人,其中左榜漢人、南人中舉的,五百人也沒有。當官的盡為無才之輩,有才的不得其可入之門。

“天下士子,無不對此怨聲載道。卑職閒暇時,翻閱時下刊行的詩歌詞曲,多有諷刺、不滿的,或嬉笑怒罵,或直抒胸臆,盡皆他們的親身經歷,即便卑職,讀來也是感同身受,遑論孜孜學子們呢?只是分散零落,成不了大的氣候,這一點點塊壘,隨即為詩集中別的風花雪月所沖淡。”

鄧舍心中一動,說道:“先生之意是?”

“卑職提議,主公不如召集人手,蒐集類似的詩詞曲子,專門編纂一冊,然後刊行釋出。如此,可有兩得。其一,把這三三兩兩的牢騷集中在一起,便如合攏了手指,拳頭打人,最大限度的引發士子們的共鳴。大凡趕考計程車子,誰不懷才不遇?而進舉無門,無形中顛倒思量,積牢騷而成怨憤,積怨憤而成仇恨。

“其二,編纂的目的在此,主公不必只編纂這一種。分門別類,挑選名家名作,特別遼東地界計程車子們所做的文章,都可以另外成冊。並且何止詩詞,但凡有前朝以及時人的著作,其中言論有利主公的,大可以統統刊印、發行。主公也可得到一個重文尊儒的美名。”

有元一代,書籍刊印分為三類,一類官方出版,一類書院出版,一類私人出版。官方、書院暫且不說,因為蒙元對圖書出版的管理比較寬鬆,其私刻之繁盛不讓前宋,刻書的私坊尤夥,不下二三百家。

不過,刻印書籍所費甚大,精刻本往往請名人手書上版。雖然可以申請官款刊印,但需要經過衙門的審查,難度甚大。絕大多數的讀書人是出不起書的,即便有錢出書的,刻印的數量也不太多。

洪繼勳的提議,頗有可行之處。

擇有利言論刊行之,擴大影響,影響輿論。尤其出版時人的作品集子,人皆好名,自詡風流計程車子們誰不會寫兩首詩詞歌賦呢?誰不想天下人聞知其名呢?鄧捨出錢,資助他們刊印發行,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只要他們願意,對海東行省的態度就必然會有所改變。

當然了,或許剛開始,願意的不多,即便願意的,也沒有真的人才。可這個勢只要造成,滾雪球似的,只會向好的方向發展。

鄧舍拍案叫絕,笑道:“好,好。先生真我之智囊!”他笑對羅國器,道,“羅公方才說起循循善誘,洪先生幫你發揚光大。好一個循循善誘,好一個釜底抽薪。此事若成,兩位的大功。”

羅國器本有些沒腔,這時聽了鄧舍誇獎,心情好了點。

他也不看洪繼勳,對鄧舍說道:“主公稱讚,卑職愧不敢當。洪大人所言,實為佳策。只是發行刊印,短日內恐怕見不了成效,細水長流可以。士子西去的形勢,眼看愈演愈烈,倉促間,卻該如何是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