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三卷 英雄無聲天地老 75 虛實 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卷 英雄無聲天地老 75 虛實 Ⅲ (3 / 3)

“噢,……”鄧舍恍然大悟,讚道,“海水不可斗量,劉將軍的經歷果真豐富。”

這用刑一道,很有學問,沒受過專業訓練,成不了行家裡手。

劉楊帶走了這信使,捆綁丟在一邊,不去理會。自有人送上來兩個俘虜,第一個,用腦箍迸出了腦髓,第二個,用鉤鐮拽出了腸子。地上屍體、鮮血、腦髓、腸子、糞便,混雜一起,骯髒可怕,慘不忍睹。

當劉楊轉過頭來,只看了這信使一眼,他立刻就全招了。

“大將軍神機妙算,調動佛家奴就像用手臂驅使手指一般。”諸將覺得不可思議,佟生養問道,“將軍是怎麼知道他肯定出軍的?他每次加強防備,增援城頭守軍,將軍為何總是大笑?”

“佛家奴簡單多疑,簡單地用一個計策絕對不行,騙不住他,因此需要使用連環計,計中套計。先叫他否定了自己,隨後懷疑自己,最後肯定自己。一切的判斷由他自己做出,看似沒有我外力推動的痕跡,此正為《孫子》所言:‘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

擅長進攻的,必示敵人以有餘,示敵以有餘,則敵必守。此為敵不知其所守也。這就是敵人不該守了,守了;不該攻的,攻了。

諸將有的低頭沉思,有的頻頻點頭,眾人皆各有所得。

鄧舍接著道:“我之所以聞其增援而笑,道理更為簡單。他惠和城中軍馬總共才多少人?他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日常守城計程車卒越多,他的生力軍越少。士卒本就沒有銳氣了,他還百里急行,妄圖擊潰我軍,這是他在自求死地。”

他此番話言不盡實。

他之所以聞援而笑,固然有這個原因在,也有別的原因。其一,堅定諸將、士卒的信心,他不可以把計策告訴他們,卻可以用行動來告訴他們,一切都在掌握中。其二,豎立他莫測高深的形象,人的威望不就是這樣慢慢形成的麼?

諸將盡皆拜服。

鄧舍收了笑聲,目光炯炯,望著眾人,下達軍令。他說道:“佛家奴將至,我軍需得做好準備。劉楊,你領輜重營挖掘地道不要停下。佟生養,你明日取三千人繼續攻城,攻勢要猛烈。畢千牛,你挑選些得力探馬,派遣去惠和方向,時刻回報佛家奴軍的進止。

“通知山中的二陸將軍保持偃伏狀態,隨時準備接戰。其他人馬各安本營,抓緊時間休息,養足體力,好做廝殺。”

諸將凜然接令,帥帳外,北風捲旗,乾坤殺氣正沉沉。

——

1,腦箍。

腦箍即是鐵箍,是拷訊犯人時施用在頭部的刑具。這種刑罰,始見武則天時。酷吏來俊臣“有鐵圈籠頭,當訊囚,圈中下楔”。就是在犯人頭上的鐵箍中加楔子。同時的索元禮也用過此刑具,“……,多至腦裂髓出”。

宋代換用繩子纏頭,一樣加楔。明代則命之曰“閻王閂”,上箍後,“眼睛內烏珠都漲出寸許,……是拷賊的極刑”。清代喚作“盼佳期”,起這個名字是因為:“凡經過鐵箍箍過的人,兩隻眼睛沒有不突出來的,因此有人送這鐵箍一個美號,叫做‘盼佳期’”。

西遊記裡的緊箍咒,也許原型便是這種刑具。

2,鉤鐮。

此為抽腸之刑。

具體做法為:在一條橫木槓的中間綁一根繩子,高掛在木架上。行刑時,將一段的鐵鉤放下,鉤入犯人的肛門,把大腸頭鉤出來,掛在鐵鉤上,然後將另一端的石頭往下拉。這樣,鐵鉤一端升起,犯人的腸子就被抽出高高懸掛起來。

3,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

“守之法要在示敵以不足,攻之法要在示敵以有餘也。示敵以不足,則敵必來攻,此是敵不知其所攻者也;示敵以有餘,則敵必自守,此是敵不知其所守者也。

“攻守一法,敵與我分而為二事。若我事得,則敵事敗;敵事得,則我事敗;得失成敗彼我之事分焉。攻守者一而已矣,得一者百戰百勝。故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