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4 定製 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4 定製 Ⅰ (3 / 4)

首先,從安全形度上講,平壤背依大海,面對雙城。右有慈悲嶺等橫絕高麗南部,左有鴨綠江以為天塹,安全係數遠遠高過遼陽。遼陽北接瀋陽、大漠,南臨遼西、腹裡,周遭缺少足夠的山川阻礙,元軍若要來襲,不好防範。

其次,從經濟角度上講,平壤臨著海,有良港,船隻來往可以交通山東、江浙,通商便利。

第三,從城池建設來講,平壤久為高麗的西京,除了數月前受有一次鄧舍攻打外,多年沒有遭過兵火。城市設施齊全,有現成的僚屬衙門,不需要重建。

第四,從文化上來講,把省府設在平壤,有利漢化高麗人,增強北界的穩定。

擁護這個建議的,多為生長高麗的漢、麗官員,也有幾個軍中的宿將。鄧舍聽了後,沉思不語。

他問洪繼勳、姚好古,道:“兩位先生以為呢?”

洪繼勳道:“誠如方才諸位所言,平壤,不可謂不得天獨厚,繁華富庶。然而時今亂世,大丈夫當生為人傑,死為鬼雄。小可少年讀聖賢書,曾聞聖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諸位願從此高枕而無憂,小可獨不以為然。”

他長身而立,慷慨激昂:“遼陽固然四戰之地。瀋陽雖屢遭慘敗,納哈出猶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虎視眈眈,亡我之心不死。他後有漠南、漠北蒙古諸部以為倚仗,前有遼西、腹裡以為呼應,假以時日,必成大患。

“以現今之目下,將軍唯有提軍居前,以示堅決蕩平此獠之意,以此堅定行省上下之心,以此磨礪三軍將士之勇。

“遼陽固然四戰之地,小可也不才,遍觀史書,未見有居四戰之地退而獲勝者,唯見有居四戰之地而進取勝者。人之性,無不好逸惡勞,將軍若退,則三軍懈怠;三軍懈怠,則遼陽危;遼陽危,則遼左不保;遼左不保,平壤,孤城耳。

“將軍問小可之意,小可之見在此。是進是退,何須多言?”

他對鄧舍說道:“將軍願做一時之安樂公?抑或願為一世之人中傑,自斷之可也,何需多問?”

他這番話說出,堂上群臣變色。鄧舍微微一笑,問姚好古道:“先生之意呢?”

“將軍名海東行省左丞相,定平壤為省府,則將軍為海東行省左丞相,此其一。將軍部精銳,多為遼東人,定平壤為省府,則精銳諸部必隨將軍屯駐海東,日久恐會思鄉,此其二。”

短短的一句話,尤其前半句,引得堂上群臣沉思。

鄧舍道:“兩位先生之言,正合我意。我意已決,當定遼陽為我行省之省府。”

主官發話,此事就此算是定下,眾人不再多說。至於建設遼陽,完善衙門設施,以至何時搬遷過去等等諸事,自會有專門負責的人隨後會議。接下來,議論第二件事。

定官制。

這件事,說起來不難。天下行省的官制都是一樣,有現成的可以照搬,麻煩就麻煩在官職人員的任命上。一個個的路府州縣,都得確定人選,下達公函。

類似雙城總管府這樣的,還好點。有實際管事的文官,下個委任狀就可以了。有些州縣則不然,到現在為止,一個文官都沒有,全靠武將兼管。武將兼管地方,乃為權宜之計,不可長久,趁此機會,還得挑選任命合適的人選。

州縣官品級不高,關係基礎民生,十分重要。這是第一次正式的任命,鄧舍必須過目,交代了洪繼勳、姚好古等人負責,加緊選定名單出來,然後交給他,再來一一確定。

放下這些暫且不說,先任命行省直屬衙門的官員。

大體來說,分為三個部分。政務上,設立宰執;軍事上,設立行樞密院;考核官員、針砭政事上,設立行御史臺。

宰執,即行省官員的核心。定製,設平章政事二員,從一品。無丞相,平章為行省長官,有丞相,則為佐貳。設左、右丞各一員,正二品;設參知政事二員,共同參議行省大政。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