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推薦:
問鼎天下book./book/3822.
內容簡介:
在一個平行的時空,前後九年,歷經百戰,在殫精竭慮的蜀漢丞相諸葛亮輔佐下,劉禪陛下北定曹魏,孫吳乞降,天下歸一,建都於洛陽,定國號“漢”,世稱後漢。
我們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
歷史上的今天:
1935年3月,*三人軍事小組成立。10日,鑑於紅軍長征途中,敵我雙方情況瞬息萬變,指揮需要集中,*提議成立三人團全權指揮軍事。
月底,在中央紅軍主力南渡烏江之前,*決定以*、*、*組成三人軍事小組,負責指揮中央紅軍的軍事行動。
——
當日夜間,李首生與數人喬裝出城。兩天後,左翼的李鄴首先出城,趙過出蓋州軍馬兩千屯駐海州巡檢司,嚴防把守南部東西通道。
海州巡檢司“襟帶遼陽,羽翼廣寧,控東西之孔道,當海運之咽喉,遼左重地也”。遼為海州南海郡,金為澄州,到了元朝,因為人煙稀少,廢棄不用,不過城牆的基礎在,趙過派人做過重建。
同一天,慶千興、河光秀趕赴城西高麗營的防區駐地,親臨前線,臨陣指揮。高麗營的戰鬥力弱些,不過慶千興經驗豐富,河光秀忠心耿耿,西邊的納哈出又無鬥志,暫時來說可保無虞。
道路上積雪早化,天很冷,也很乾燥,不耽誤行軍。
李鄴行軍的速度很快,只用了兩天就順利抵達。各部的軍報絡繹送回,均無敵情。遼陽城中的鄧舍卻遲遲不動,楊萬虎諸人摸不清他的想法,數次請命,全軍士氣高昂。
終有一天,李首生等人輕騎而回。
鄧舍把他召入密室,兩人密談許久。出來後,鄧舍神清氣爽,當即傳命三軍拔營,當晚啟程。這已是李鄴等人出軍後的第四天了。
從廣寧方向來的探馬不絕於道,軍情一日三遍。元軍大約見了鄧舍的檄文,得到了他大張旗鼓將要出軍的訊息,連日來加快了進攻的力度,連克潘誠數營,截止今日上午,前鋒距離廣寧不足二十里。
“報大將軍。轅門外,有一騎前來,引了七八隨從,自稱廣寧信使。”
兩天後,鄧舍的中軍駐營廣寧城南,輪值將校進來稟告。
此為意料中事,鄧舍毫不奇怪:“請進來罷。”
帥帳中有楊萬虎、左車兒、陸氏兄弟等人在場,鄧舍沉吟片刻,道:“你們先行退下,各自回營約束士卒,督促築造工事。韃子騎兵多,我營地才扎未穩,需得防著他遣派小股人馬,繞過廣寧前線,趁夜偷襲。”
說完了,他想了想,又吩咐兩句,眾人躬身退下。
帥帳外走進一人,年約五旬,相貌清謹,裝束整齊。見他頭帶唐巾,一襲青衣,腰懸長劍,劍柄上鑲嵌了塊纏絲紅瑪瑙。他向鄧舍長長一揖,道:“在下王宗哲,見過大將軍。”口音古怪,似浙西,又不太像。
王宗哲?鄧舍聽著耳熟,似有所聞,驀然間想起,慌忙下去,伸手扶他起來,問道:“敢問遵使,可是河北的那位王宗哲麼?”
歷數這二十年來,類似的問題,王宗哲不知聽多少人問起過,他早習以為常,也並不奇怪。他恭恭謹謹地堅持著行過禮,回答道:“正是在下,賤名有過入將軍耳中麼?實在有汙清聽。”
“老先生快快請起。”
鄧舍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