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千牛雙手送上。丈餘長的旗杆,握在鄧舍的手中。狹路相逢勇者勝,他舉旗、叫過李靖,兩人馳馬奔下,他高喝:“大宋的勇士們!”
騎兵們望旗而聚,鄧舍賓士他們的陣前,鼓足力氣,揚聲大呼,他道:“我大宋鐵騎,馳騁淮上、嘯傲兩河、奔騰華北,遠赴塞外,大小戰百餘,何嘗有過一敗?凡我飛鳥旗到處,韃子無不望風披靡!
“聖天子百靈相助,我大宋天威,名動江南。上至虜酋,下至婦孺,誰人不知?你們,都是戰無不勝的勇士。而竟有豐州一敗,痛尤至今!男子漢大丈夫,豈有遇到恥辱卻不想報仇雪恨的?
“今日,韃子雖多,統屬不一,勝不相讓,敗不相救。他們的勇氣,怎能與我們相比?此正大丈夫報仇雪恨、建功立業的機會!今日,你們想報仇麼?”
眾軍大呼:“喝!”
“想用他們的血,來洗刷我們的恥辱麼?”
“喝!”
“想用我們的血,來映證我們的光榮麼?”
“喝!”
“十個月前,是誰燒了他們的上都?”
“我們!”
“今天,是誰要以血還血、以牙還牙?”
“我們!”
“拔出你們的刀!揚起你們的劍!催動你們的駿馬!跟在我的身後,旗幟舉向的方向,讓我們的馬蹄永不停下!”
眾軍睚眥欲裂,拔刀出劍的聲音,響徹陣前。
鄧舍高呼:“滅此朝食,同飲烈酒!”
李靖追馳其後,揚刀高呼:“滅此朝食,同飲烈酒!”
眾軍馬蹄催動,揚刀高呼:“滅此朝食,同飲烈酒!”
千人鐵騎,追隨在飛鳥旗和鄧帥的帥旗之後,滾滾如龍,殺氣凜然,氣衝雲霄,繞過佈陣的步卒,穿插向陣地的左翼。師左次,無咎。鄧舍此舉的目的,便在與元軍爭奪左翼的優勢。
氣勢如虹的騎兵,掠陣而過。鄧舍舉旗疾馳的英姿,令所有計程車卒,盡皆神馳。這其中,就有方米罕。
鄧舍臨來遼陽,應洪繼勳、文華國、陳虎等人的要求,加帶了一千人的漢卒,方米罕是其中之一。平壤血戰,他砍了兩個人頭,論功升至十夫長,距離他每天有肉吃的志向,又近了一步。
他是長槍手,按命令調在前陣。直到鄧舍遠去,他才收回視線。在他的面前,車陣大致已經布好。車陣後是盾牌手,盾牌手後是火銃手和弓弩手,再往後,就是長槍手了。
他的九名部屬中,大多經歷過戰陣,殺過人的有三個。習慣了殺伐,他們又堅信鄧舍戰無不勝的功績,所以,雖然面對的是一場非預期的遭遇戰,並不十分的緊張。
不過,有一個問題,他們卻不得不擔憂。一人問方米罕:“頭兒,信得過他們麼?”說著,他向左側撇了撇嘴,負責防守那裡陣線的,是許人帶來的紅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