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二卷 我來一扣動天地 35 平壤 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 我來一扣動天地 35 平壤 Ⅱ (3 / 4)

“主力如腿。腿不能只有一條,獨腿如何走路?是以,主力當分兩支。一屯平壤東,一屯平壤西。屯其東者,八分防、二分攻,主要用來防備王京、江東等地孤注一擲,免得它真要來援平壤,我措手不及;屯其西者,八分攻、二分防,用來做攻城的主力。平壤以西諸城,皆都小城,用二分力氣來防備,已然足夠。”

李和尚道:“我軍總共可用的才兩萬人,你再分成兩支,這還不是兵力分散?”

“哪兒來的兵力分散?屯平壤東的,主要在防,兩三千人足矣。”

“去打肅川的呢?”

“打肅川的軍馬,可從德川出,再除去三千人。也就是說,我軍用來主攻平壤的軍馬,仍有一萬四千人。以我一萬餘精卒,攻其數千老弱,其縱有堅城,我也綽綽有餘。”

洪繼勳的話有點誇大,平壤一座堅城,至少頂的上一萬精卒,不過,他之所以信心百倍,是因了還有個計策沒有當眾說出。他認為,鄧舍有慶千興在手,也至少能頂的上一萬精卒,要知道,平壤守軍絕大部分,可都是慶千興的舊部。

當然,慶千興還沒降,但先是鄧舍、後是洪繼勳,兩個人輪番上陣,物質上給最好的待遇,關懷無微不至;精神上,每天都去和找他聊天,談兵論史。鄧舍倒還罷了,洪繼勳身份特殊,高麗習俗一盡皆知,人又博學明敏,察言觀色、投其所好,言辭到處,往往引得慶千興產生共鳴。

羈縻至今,可以說,慶千興縱是鐵石人,也難免軟化。不敢說十成十,洪繼勳至少有八成把握,可化為己用。

他幾句話逼回了李和尚的疑問,羅國器那廂又想到了個麻煩,他皺了眉頭,道:“洪先生所說甚是,只是,有個棘手的問題,不知道將軍有無想過?”

鄧舍問道:“甚麼?”

“我雙城軍馬總共兩萬來人,兩萬出城,剩下來守城的,才一千來人。”不等他說完,文華國大大咧咧地打斷他,道:“嗐,你忒也謹慎。一千來人就不夠守城了?我南有定州,西有寧遠,北有甲山,雙城就算一個卒子不留,也丟不了!”

“丟不了,也許是丟不了。”羅國器轉目望了望眾人,都是自己人,可以明說,道,“小人怕的不是外患,而是內憂。”

左車兒醒悟過來:“羅千戶是說,……錢士德?”

“不錯,小人聽將軍剛才計算兵力,沒把他的人馬算在其中,想來是不準備帶走的。”不是鄧舍不準備帶,帶,錢士德也不會去,羅國器自然知曉,他道,“小人曾入錢千戶營中觀看,他的人馬堪稱精銳,我大軍一走,他八百人若有異心,可怎麼辦?”

姚好古和鄧舍勾心鬥角,羅國器看的清清楚楚。姚好古也拉攏過他,他含糊應對,固然是因了他性格謹慎不願意得罪人,不排除有想給自己留條後路的打算;但究其本心,他還是擁護鄧舍的。

有鄧舍,他就是千戶,甚至還有可能再往上升;沒鄧舍,他也許還可以做千戶,想往上再升?沒可能,不降就是僥倖了。

上次打德川,姚好古、錢士德沒在後方生亂,是因了德川近,戰鬥規模小;這一次大不相同。羅國器憂心忡忡,道:“小人曾聽聞,遼東形勢緊張,姚總管私下裡的活動較之以往,最近頻繁很多。將軍在城中還好,能壓制住他;將軍率大軍一出城,他萬一鋌而走險?”

文華國老早就看姚好古、錢士德不順眼,罵道:“兩粒老鼠屎也似,在湯裡上上下下。將軍,不如就和他攤牌,打平壤,叫錢士德跟著一同去!”他粗,卻不蠢,知道姚好古、錢士德不能殺。

這的確是個大麻煩,左車兒絞盡腦汁,他隱隱覺得攤牌不是個好辦法,怎麼應對?卻沒個主意,他見鄧舍穩坐不動,問道:“將軍已有定算了麼?”

“此事不足多慮。”攘外必先安內,洪繼勳提議打平壤,鄧舍第一個考慮的就是姚好古,他早分析透徹,道,“姚總管和我,同為關平章麾下,一家人。他來雙城,是為保關平章南下通道;關平章要來,我求之不得,不會阻攔。大的方向一致,有些小矛盾,鬧不到兵戈相見,沒得便宜了外人。”

他說的含蓄,眾人聽的明白。姚好古的目的在保關鐸南下,不在佔據雙城,關鐸沒到,他就不會窩裡鬥。他區區千人,奪下雙城又能怎樣?即便鄧舍兵敗平壤,沒能力再來找他決戰,高麗人也不會放過他。

羅國器點頭稱是,道:“既如此,將軍,攻打平壤,可通知他不通知?”

早說早麻煩,姚好古斷然不會坐視鄧舍擴張實力,想起他搞破壞無孔不入的勁頭,鄧舍大感頭疼,道:“準備妥當了再說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