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二卷 我來一扣動天地 33 商路 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 我來一扣動天地 33 商路 Ⅲ (1 / 5)

捕盜司搭建的很快,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從全軍中抽調出了三百餘符合條件的人選,分往各城。鄧舍以雙城總管府的名義給陳虎等人發去公文,叫他們各自再在本城遴選駐軍、土著,湊夠人手。

至於雙城捕盜司、各城捕盜所的各級官員,按照既定的思路,全部由鄧舍的親兵擔任。名義上是民事官兒,編制上依舊按軍制,其首領分別稱之為捕盜司千戶,捕盜所百戶。

捕盜司千戶的名字叫李首生,出身並非上馬賊,而是在永平從的軍。守營一戰裡立了有功,鄧舍拔擢他為親兵,帶在身邊。攻克雙城時,為追隨鄧舍入城的數十勇士之一,當時鄧舍中了李成桂的冷箭,李首生是親兵中第一個反應過來的,奮不顧身地撲上,替鄧舍擋住了第二箭。

用他來擔任捕盜司的長官,是鄧舍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此人,有護駕之功,忠心,為人也精細;最重要的,和軍中各派都沒什麼關係。既非上馬賊老人,牽涉不到文、陳、趙;也非八百老卒,瓜葛不上李和尚、羅國器、關世容。

隨著軍隊的擴大,隨著上馬賊老人、八百老卒逐漸成為軍官的中堅階層,軍中的派系、山頭主義越來越明顯,鄧捨不得不多加慎重。

往公里說,陳虎在定州一次殺過百人的故事,鄧舍絕不想再次重演。派一個和各系都沒關係的人來做長官,他就可以沒有牽絆,最大限度的踢開軍隊影響,做到公事公辦,可以更好地去領會鄧舍的精神、執行鄧舍的命令。

往私裡說,捕盜司名義上只管捕盜,卻因了有蒐集情報的權利,從而實際上擔負有一定監督地方的職責。既然要監督地方,自然沒有比李首生這樣一直追隨鄧捨身邊,和各派都無關係的人更合適的了。

當然,把這麼一個重要的位置交給一個人去管理,鄧舍放心,洪繼勳也不會放心,應他的要求,又給李首生派了一個上馬賊老人做副手。各城捕盜所中,遵循一正一副的原則,捕盜所百戶由漢卒擔任,副百戶由麗人擔任。畢竟是地方工作,沒個高麗本族人,工作不好開展。

吳鶴年官場老油條,官場權術他見的多了,豈會不清楚鄧舍的用意?他非常知趣地在總管府衙門裡專門開闢出一個獨立的院落,交付給捕盜司使用。有時見著李首生,也不敢擺出半分上官的架子,人人皆知,他的這個上官徒有其名而已。

地方捕盜好說,情報蒐集李首生沒經驗,鄧舍也沒經驗。倒是洪繼勳、吳鶴年兩人,略知一二,集思廣益,勾勒出個框架。一口吃不了胖子,框架有了,具體細節只有在工作中自己慢慢地領會、補充了。

蓋上最後一個印章,鄧舍伸了個懶腰。不算雙城捕盜司,單隻定州等十來座城,捕盜所大小官吏,需要的任命書就得三四十份。為了表示重視,每份任命書都是吳鶴年起草,鄧舍親筆譽寫,足足寫了半個多時辰,多少年沒一次寫這麼多字,累的夠嗆。

活動兩下手腕,鄧舍問道:“合作社進展的如何了?”

“回大人,公文已發給各地。單隻雙城所轄鄉村,小人昨天就已經開始著手。”

“加快點速度。再有兩個月就該秋收了,儘量趕在之前把合作社的雛形定下,秋收時候也可以看看效果。”鄧舍道,“各類民需,鹽、布之類,等各城的求需量報上來,統一從府庫中發派。合作社、*店賣得的錢,一半交付軍中,兩成留在各城做為民用,暫交勸農使掌管;剩下的就給你雙城總管府吧。”

民政剛剛起步,就目前而言,仍然軍民難分。包括雙城總管府在內的各城民事官衙,基本上一文錢也無,事事都得找鄧舍開*,從軍中配給。只有一個雙城的時候還好,現在地盤兒大了,依然如此的話,就不合適了。

吳鶴年固所願也,不敢請耳,當官兒的掌什麼?權利二字,說到底,無非人財物。有人、有財、有物,這才有權利,官兒也才做的舒坦,也才做的穩當。

他高興歸高興,提醒著自己不要表現於外,道:“合作社一立,各地民政用錢、物的數目就大了,大人許各城自留二成,不但體恤下情,更是遠見萬里。”

吳鶴年的馬屁從沒離過口,鄧舍聽慣的了,笑了笑,道:“其他城的先不管,你來算算,雙城民需貨物得多少?”

紅巾一入雙城,高麗商人就此絕跡;隔了群山、高原,遼東商人更是別想。三兩個月沒關係,民戶家裡總有些儲備,勉強敷用,馬馬虎虎過的去。時日一久,一旦自家儲備消耗殆盡,官府的壓力就大了。

“雙城土著本有四萬二千口,屠城死了一千四百口;大人招納女真,前後遷居來此的女真人,計兩千四百口;因有分田地的政策,兩個多月來,不少零散流民聞訊而來,定居下來的有九百餘口。合計雙城丁口,目前有四萬四千餘。

“鹽好說。最短缺的,一為布匹、一為鐵、陶用具,一為藥材。布匹不提,鐵器一項,冶煉場中出鐵,軍用尚且不足,各城鐵匠也盡數被大人徵刷入軍。小人常下土著民家體察民情,三分之一的人家鐵器不足,甚至有連鐵鍋都沒有的。

“鐵器、布匹緊缺,還可用它物代替,唯有藥材一項,民間土著生病,幾乎已快到無醫可看,無藥可用的地步了。

“不知大人有無注意,城內感應寺裡,求藥的愚夫愚婦從早到晚,日日不歇。城外山上有座萬壽寺,供奉的觀世音菩薩,民間謠傳甚有靈驗。將軍雖嚴禁居民私相上山,仍有人趁耕作機會偷偷進山拜佛,監管計程車卒抓住了好幾個。因是民事,歸小人審問,無一不是因家中老幼有病而無藥可醫,不得已為之。”

城中缺醫少藥,鄧舍是知道的。這種情況的出現,有缺少商人來往的因素,也有大部分的醫生、藥物早在破城時就全被徵入軍中的原因。可卻沒想到,已經緊缺到這樣的地步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