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家家戶戶肯定都有鹽和糖,因為這兩種調味料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古代不同,礙於製糖業的落後,糖的價格雖然不是特別離譜,但也不是尋常的小吃。
對於鹽,百姓們可能咬咬牙就買了,但如果是糖,那就得好好想想了。
所以說古代人很少直接吃糖,也就過年時圖個喜慶,他們會買下一些糖塊,分給孩子們吃。
古代平民人家孩子最想要的零食,可能也就是一塊糖塊。
這也就是古代的孩子們見到糖塊時,為什麼會顯得如此欣喜若狂。
至於有些唐朝歷史電視劇,主角動不動都給喜歡的人買小糖人和冰糖葫蘆,這種情況倒是也有,但僅限於富家子弟。
平民從來都不會,也沒錢如此奢侈。
填飽肚子已經是奢望,怎麼還敢奢侈到買糖滿足嘴中的一抹甘甜呢?
不過這些事對於寧北來說,都不成問題了。
古代製糖業不發達,但他寧北可是現代人穿越到過去的啊!
而且還帶著幾萬人的腦洞和知識!
他隨隨便便百度學習幾個製糖的方法,都足夠古代百姓買得起糖吃。
畢竟製糖的原材料又不止一種,甘蔗和甜菜都可以當做製糖的原材料。
實在不行還能用小麥做麥芽糖。
至於做什麼種類的糖,那選擇性可就更多種多樣了!
糖跟鹽不同,鹽的用途基本上就是做飯,而糖可以做成白糖、紅糖、蔗糖、方糖、冰糖、麥芽糖……隨便一想就有好多種,而且製作步驟都大同小異。
也就是說,只要有原材料,這些糖他都能製作出來。
而且最主要的是,這些糖的價格還都不一樣。
寧北可以像做連環套一般,一一將它們製作出來,然後售賣更高更貴的價格!
只要不被眼紅人惦記上,他甚至可以一直割韭菜!
在寧北記下製糖方法時,觀眾們又開始討論醬和醋這兩種調味料。
之所以會把這兩種調味料放在一起來說,就是因為與前面說的幾個必需品不同,醬和醋就是最典型的調味料。
在那個沒有某十三,某雞精的時代裡,醬和醋就是食物的錦上添花!
是讓人食慾大開的存在!
醬油可以增加食物的色澤,顯得食物非常有食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