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命的慕容皝終究還是死了,但是,經過其父子兩代人的經營,前燕的江山交到慕容俊手上的時候,猶如鐵打銅鑄一般。
作為前燕帝國的開創者,即使是蔭了祖宗的福分,慕容俊還是很突出的。在慕容俊剛出生那會兒,其祖父慕容廆曾摸著他粉嫩的小臉蛋,說過這麼一番話:“此兒骨相奇特,吾家後繼有人矣!”
成年後的慕容俊果然與眾不同:個高,人帥,文武雙全,而且很多金。當然,和他的弟弟們相比,個人條件並不是最重要的,甚至很不突出,生的早才是關鍵,正是依靠這一點,慕容俊擊敗了我們的恪兒和慕容垂,在慕容皝死後,以世子身份順利登上燕王寶座。
一個大好時機,一份宏圖偉業,等待著剛剛繼位的雄心勃勃的慕容俊。而慕容俊也在積極準備著。
我們先來看一看慕容俊即位後所面臨的國際形勢。
其一,對其自身而言,在南征北戰壯大自己實力的同時,慕容家族世代接受東晉冊封,慕容鮮卑在名義上依然是東晉帝國的臣屬,雖然已經久不聽東晉號令了。當時事實存在的情況是:只是東晉的“燕王”,並沒有我們在此提及的大燕國。
其二,北方的代國儼然草原霸主,東至濊貊(wèi&nò),西及破落那,南距陰山,北盡沙漠,有眾數十萬。但與燕國相比,力量還是要稍遜一籌,代國國王是慕容儁的內兄拓跋什翼犍,有姻親關係存在,只要慕容儁無心向北發展,雙方就可暫保和平。
其三,高句麗,慕容俊即位那會兒,高句麗早已經稱臣納貢,被打的服服帖帖,久在龍城做客(人質)的高句麗太后始終沒有歸國。
其四,西北的涼州政權業已與慕容氏結盟,因為一個共同的敵人——羯胡政權(後趙)。
其五,前燕最為強大、最為危險的敵人——後趙。此刻,石虎依然健在,醉生夢死並不能消弭他的軍事天分,後趙佔據著幽、並、冀、司、豫、兗、青、徐、雍、秦十州的地盤,勢力最為強盛,而且,實力超強的後趙並不安分,對周圍各國也是虎視眈眈,不斷對周圍國家進行侵略。唯一的好訊息是,我們知道,此刻,石虎命不久矣!
這就是慕容俊即位之初所面臨的形勢。東西無憂,北結姻親,而南臨強趙。
慕容俊即位數月之後,後趙太祖武皇帝石虎即因病去世,後趙迅速陷入了四分五裂之中,石虎的兒子們忙於自相殘殺,無暇他顧,中原再次陷入浩劫。最終,冉閔佔領鄴城,奪得統治大權。歷史上赫赫大名的武悼天王冉閔粉墨登場!冉魏帝國橫空出世。
然後就是我們之前說過的《殺漢檄》和《殺胡令》了。胡漢之間種族仇殺的混戰給慕容鮮卑的南下創造了絕佳的機會。順天時,佔地利,得人和(胡人支援),一個絕佳的機會就這樣平白無故地擺在了慕容俊的面前。
但是慕容俊並不打算珍惜!
深受儒家文化薰陶的慕容俊剛剛死了父親,整個前燕正在服國喪。大悲大痛之際,慕容俊並不打算南下。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和慕容俊一樣哭暈了腦袋,以慕容霸為首的眾大臣強烈建議慕容俊出兵南下。畢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畢竟,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畢竟,一旦中原的冉閔消滅了後趙殘餘勢力,冉魏和前燕的戰爭就會爆發,那時,面對戰神冉閔,勝負實未可知!
由於大臣們的堅持,350年二月,燕王慕容俊親率大軍二十五萬,兵分三路,劍指中原。從此,前燕踏上了爭霸天下的征途,一去不復返!無論等待他們的是輝煌還是隕落。
南下的燕軍,氣勢如虹,一路連戰連捷,攻克樂樂、北平縣、無終縣,不久,凱歌高奏的前燕大軍繼續向南佔領華北重鎮幽州——古燕國都城。
據《周禮·職方》載,“東北幽州”。其範圍大至包括今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周武王平殷,封召公於幽州故地,號燕。
時至此時,燕王慕容俊才真正實至名歸成為燕王,佔領幽州對燕軍的象徵意義及影響不言而喻。應該說,自此之後,從前燕的普通一兵到慕容俊都對前燕的未來充滿信心。
隨後,燕軍又先後佔領范陽郡、代郡和廣寧郡,將整個幽州、平州都納入大燕的版圖。
戰爭從來都是伴隨著殺戮,有戰場上對人命如蟻般的踐踏,更有戰後對平民和戰俘的無情屠戮,這幾乎成了鐵律了,慕容俊當然也不能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