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了在北方發展的戰略之後,石勒遇到的第一個主要敵人名叫王浚。
王浚是私生子,當年,王浚他媽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經常到王浚他爸家串門,串著串著就出了問題,隔壁老王的故事在公元3世紀的中國上演,一不小心就有了王浚。後來竟然成為王家的獨子,繼承了父親(博陵公王沈)的爵位,再後來,王浚同志一路高攀,居然當上了駙馬爺,成為駙馬都尉。封官進爵這種事,對王浚來說,也就成為理所當然的了,從此仕途坦蕩,平步青雲。
在長達十六年的八王之亂中,靠著血緣和裙帶關係走進國家權力中樞的王浚只做錯了兩件事,但卻是很關鍵的兩件事,影響了整個中國的歷史發展。
第一件:王浚曾經協助賈南風殺死愍懷太子司馬遹。
話說司馬遹被廢之後幽禁在許昌那會兒,坐鎮許昌的正是王浚。對於“廢太子”這樣一類敏感人物,沒有保護,就是謀殺!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王浚接受賈南風示意之後的作為,否則,王浚斷然不會允許司馬遹在自己管轄的地面上被殺。不久之後王浚官至都督幽州諸軍事,其中對賈南風“服從命令聽指揮”的因素佔了很大的成分。
司馬遹的死,直接導致了各派王爺輪番上演奪權大戲,司馬氏家族陷入了極端混亂中,西晉元氣大傷,為五胡亂華埋下伏筆。司馬遹固然必死,但王浚卻也在為虎作倀,實在是難辭其咎。
第二件:王浚是“引胡亂華”第一人。
讓我們回到304年。那一年,洛陽正在經歷武力與權力強行交接的混亂。河間王司馬顒和成都王司馬穎聯手進攻洛陽,最終擊敗並殺死當政的長沙王司馬乂,成功奪權。之後,司馬穎以右司馬和演為幽州刺史,密令和演吞併與司馬乂親近的王浚。
和演沒能完成任務,不但沒有殺死王浚,反倒被王浚所殺。自此,王浚自領幽州,和演的幕後老闆司馬穎也隨著和演的被殺而浮出水面。為了打敗司馬穎,王浚聯合司馬騰、段務勿塵和烏桓羯朱共討司馬穎。
胡人勢力就此介入中原內部紛爭,當然,為抵抗鮮卑騎兵,司馬穎也讓劉淵回匈奴五部搬救兵去了,在此不再表述。
從後來的結果看,王浚的行動很成功,但是“引胡亂華”所造成的罪惡苦果,最後也把王浚葬送。
王浚和石勒在之前是交過手的,而且頗有勝績。
308年,石勒襲常山郡,王浚領兵擊破之。
309年,石勒再攻常山郡,王浚派鮮卑騎兵支援常山,在飛龍山大敗石勒。
同年,石勒殺冀州刺史王斌,王浚又領冀州,自此,王浚獨領西晉北方兩州之力,雄踞一方,軍政獨攬,大權在握。
310年,石勒攻襄城郡,王浚派鮮卑段文鴦領騎兵救援,擊退石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