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泣血征程之五胡亂華> 第一篇 當機會來敲門 2.嶄露頭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篇 當機會來敲門 2.嶄露頭角 (1 / 2)

305年,八王之亂進入到了最後階段,也是最慘烈階段。長安和洛陽兩大都城同時遭受著戰火荼毒,四海之內沒有一寸安寧之地,整個大晉國都在熊熊的戰火中燃燒。

大晉的朝堂上幾經更替之後,東海王司馬越擊敗河間王司馬顒,對多次參加權利爭奪的司馬越而言,最後的勝利就在眼前,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青山矗立,不墜凌雲之志。終於要成功了,事實證明,成功的唯一密碼就是不掛掉,活著,終究會有機會實現夢想。然而,就在此時,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司馬越滿是皺紋的老臉還沒有因為勝利而露出燦爛微笑,陽平人公師潘在魏趙之地舉起了反對他的大旗。

四處搶劫的石勒終於有了正經事做,帶著他的兄弟,帶著他搶來的金銀財寶,隨著他的東家汲桑去投奔了公師藩。臨出發之前,汲桑給他取了那個在若干年後格外響亮的名字。石勒終於成了石勒,連表字都有了,世龍。有了姓名和表字的石勒,從那一刻起,再也不是趴在地上的小崽子。

沒有熟人推薦,沒有介紹信,公師藩甚至都不認識他們倆。不過沒關係,石勒和汲桑有一樣在戰場上異常寶貴的東西——戰馬。在那個年代,人命是卑賤的,馬命卻金貴得很,石勒他們不僅為公師藩帶來了數百名騎術精湛的騎士,而且帶來了比騎士數量更多的戰馬。

冷兵器對決的年代,相對於靠著兩條腿作戰的步兵,騎兵的優勢明顯到不需要形容。靠著馬匹奔跑起來產生的強大沖擊力,馬背上計程車兵幾乎不需要奮力作戰就可以把敵人的步兵碾的粉碎。

速度,是騎兵橫行天下的最大優勢。

很明顯,石勒和汲桑他們帶來的是重型武器,公師藩很急需的重型武器。那是他們倆進階的資本,有了這些家底,至少,公師潘不會讓他們從士兵幹起。

那就給個官當吧!收了禮的公師潘任命石勒為前隊督,官不大,但是可以衝鋒陷陣可以砍人可以立功,當然,也可以被人砍然後被別人立功,一切,就要看自己的造化了。

石勒跟著大軍出發了,目標:鄴城;任務:搶糧搶錢搶地盤。

偷牛者盜,竊國者王。強盜的買賣做大了,也是有可能成為萬民擁戴的正當職業的。比如石勒,再也不是打家劫舍的強盜了,是軍人,而且是軍官,只要立得戰功足夠大,甚至還有可能拜將封侯。事實上,就後來的發展形勢,石勒,何止封侯!

鄴城的防守很一般,但援軍很強大,趕來增援的濮陽太守苟晞更強大。只一戰就幹翻了公師潘,而且戰敗了的公師潘沒跑得了,被那個叫苟晞的傢伙抓住並且宰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公師藩的故事就那麼簡單,到此結束。

石勒沒被抓住!

那時候的石勒並不出名,還沒人高喊“那個高鼻深目多須的就是石勒,抓住了重重有賞”之類的話。隨著亂軍四散,石勒和汲桑很輕鬆就躲過了追捕。當時苟晞若是知道自己將來有一天會栽倒在一個從自己手下溜走的小卒手裡,定會懊惱當年為什麼會有那樣的大意。

原本是打算來砍人的,結果居然被別人給砍了,雖然很幸運地躲了過去,免了刀斧加身之痛,但是,對那個苟晞,石勒的印象從此深刻。也難怪石勒徹底擊敗苟晞後會對他重視有加,初出茅廬的第一仗,就在苟晞面前栽了大跟頭,怎能不記得?

苟晞,河內山陽人,精通兵法,時人比之韓信、白起,西晉名將。先後戰敗汲桑、呂朗、劉根、公師藩、石勒等,威名甚盛。軍法嚴酷,人稱“屠伯”。憑軍功至大將軍、太子太傅、錄尚書事,東平郡公。官兒很大吧?這是後來的事,此刻的苟晞正在為自己名字前面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名號而辛勤努力著。

每一項偉大事業的開始其實都是艱辛滿地,很多人稍一嘗試就放棄了對夢想的追求,事實告訴我們,這樣的人,永遠只能在平庸的院落裡徘徊惆悵、怨天尤人。只有那些懷揣堅定信念,有著百折不撓精神的人們,才有機會成為最後的勝利者。石勒就是擁有這種愈挫愈勇精神的人,即使面對名將苟晞,初出茅廬的石勒也沒有被戰敗嚇破膽氣。最艱苦的生活(佃戶、奴隸),塑造了他最具韌性的堅強性格。

正是這種性格,支撐著他歷盡艱辛而不倒,並最終成就了自己生命的奇蹟。

仗打敗了,意味著一切都得從頭再來。沒有辦法,石勒和汲桑又幹起了搶劫的營生,不過,再也不是馬匹和珍寶了,而是人,年青、健康、精壯的男人。石勒明白,只有人才是他們事業最重要的基石,雖然,很多時候這些人輕賤的還不如一把稻草。他們劫掠郡縣繫囚,招募山澤亡命,逐步恢復並擴大自己的勢力,為再一次“啟航”積蓄著力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