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讓他們用標準計量,也就是一萬斤換算成五噸。
這些重量和距離的計算方法,她在崩出了長鋼尺,米尺卡尺,天平砝碼以後。
馬佳明令他們,以後要和世界接軌,就要統一度量衡,重量就用克和千克,噸計算,不排斥習慣用的斤,公斤和兩。長度就是用公里〔千米〕到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
這些水泥,都首先用在了鐵礦石的運輸道路上,那條路,有了十幾段水泥路,基本上把幾段沼澤地和常年破爛的路段覆蓋了。
袁康他們的鍊鋼,在鋼水合格了以後,因為條件簡陋,軋機還沒有製作合格,就先製作出了地條鋼,幾種造橋用的粗細鋼筋和幾種鐵絲。
因為鋼筋地條鋼製作橋樑的鋼筋骨架,就得用到固定鋼筋的綁絲,袁康衙門他們始終制作不出太細的綁絲,只能是用比牙籤還粗了許多的鐵絲了。
現在,趙懷遠的人在利用水泥造橋。
可惜,由於沒有吊車,不能預製作水泥構件,只能是橋墩橋面分開澆築了。
袁康他們製作地條鋼,鋼筋和鐵絲,首先是服務造橋工程的,那裡需要什麼樣的鋼鐵,他們就製作什麼樣的。
這些不算先進的技術,和當時技術跨度比也很大,馬佳只能從初級的工業起,引導大德國的科技向高層次發展。
到了冬天河流的枯水期,女皇調撥四萬人出徭役,準備把不遠處的團江支流上造大壩,節流支流的水成為水庫。安放了發電機,蓄水多了就可以開閘發電了。
大壩分為主壩副壩,兩個壩之間有個石頭山,為了節省材料就把石頭山利用上了。
一開始看不出來,馬佳就發現了,主壩如果水位高了以後,副壩這裡就也往外流水了。
這樣就接著修一條三百米長的副壩,也就五米高,壩頂上就是公路,是連線水庫南北方通行的。另一條路是在下游十里處,是通往平原郡的。
現在,馬佳就讓袁康他們製作鐵管,還有配套的閘門,鐵管是越粗越好。把鐵管埋入副壩的下面壩體裡,一等水位淹沒了鐵管,這面就開啟閥門。
鐵管不是一棵,都連在細一些的鐵管上,通往基地工廠和居民區,不用水泵,用水本身的壓力就可以通達千家萬戶。因為不用水泵,不想收水費也是可以的。
香河的下游有一座木橋,橋下可以過木船,橋上的道路也是通往平原郡的。
平常的時候,這條香河流量不小,進入了團江,團江的水面就擴大了許多。過團江的橋樑是在支流合併處的上游,那裡河面比較窄。
馬佳看那個大壩下游的木橋,木橋並不高,以後會影響基地大型船隻的通行。
她讓趙懷遠的人勘探一下,在木橋附近找出河底的石頭地,要在河裡建立四處一條線上的混凝土橋墩,高度要達到十二米以上。現在只是建造橋墩,造橋的事留待以後再說。
因為現在的混凝土產量低,時下也不允許有這樣的大工程立項。
建設水庫大壩已經佔用了太多的鋼筋水泥了,現在還沒有太多的資源可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