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信不著這些官員的學習能力,因為他們不懂機械,袁康和劉廣福比他們強,起碼知道槍械射擊的原理。
她就選了袁康和金龍劉廣福來管理這些裝置的研發。
她怕金龍年齡小,袁康沒有官職人微言輕,就給他倆和劉廣福提職到了工部的從七品官,方便他們管理其他手下的人。
這樣,金龍有戰功,提職是應該的。
可袁康就不一樣了,他不是軍人不在軍籍,連劉廣福也不在軍籍了,兩人提職有點說不過去。
但馬佳不這麼擔心別人背後非議她,想著他倆儘快做出些成績讓別人看看。
趙懷遠負責這裡全面的工業,既然水泥質量已經過關了,就先讓袁康幾人從水泥工廠抽身出來,去到鋼鐵廠攻克提高鋼鐵效能的研發工作。
水泥的製作,就給了工部的其它官員接手了。
金龍和袁康劉廣福,就找了十多個和他們一樣對機械有興趣的,也有文化底子的年輕人,他們大多數還懂得槍械。
三人和他們一起攻關鋼鐵提純,然後才是鋼鐵的加工。
不過,袁康和劉廣福,已經在工部的鐵匠爐,研究怎樣提高鋼鐵質量多時了,研究刻苦但收效甚微。現在有了女皇的資料,劉廣福金龍也就時常和袁康在一起,參謀改進鋼鐵製作的工藝。
那些發電裝置都是機器崩出來的,裝置除了夠一個小型發電站用的以外,每臺裝置就有一兩臺備用的,方便金龍袁康他們拆解了研究仿製。
製作這些裝置,需要大量的優質鋼鐵。
香坊郡有煤炭,可以製作鍊鋼鐵的焦煤,馬佳也是有煉焦這方面的資料的。
資料上寫的是現代的詞彙,她怕給了人也不能理解,就重新把用到的詞彙做了簡單的更改,有的還標註了現在的名稱,給了他們和夥伴。
讓他欣喜的是,穿越大神好像知道她翻譯謄寫這些資料,修改後抄錄特別辛苦似得,接著崩出來的資料,完全就接近當時的書寫閱讀習慣了,有些甚至都不用她修改了,可以直接拿出來。
袁康和劉廣福看到了提純鋼鐵雜質的方法,馬上就興奮了。
“哎呀兄弟,咱倆在工部的鐵匠爐打鐵幾個月,總是想捶打出百鍊鋼,原來,百鍊鋼並非是花臭力氣捶打出來的,是鐵水裡面有太多的雜質,用石灰才能提純啊……”
“哈哈,還是女皇運氣好啊,能得到這些外國人的機密,真是大德國之幸,女皇之幸啊!”
是的,按圖〔資料〕索驥,明瞭了鋼鐵加工提純的路數,製造優質高碳鋼還是不難的。兩人有了資料如魚得水,就放下了其它雜事專職鍊鋼。
金龍和袁康更絕,看需要他攻關機械的地方太多了,自己一兩個人再要接著管這些,由於精力有限就顧不過來,就請示女皇,讓她找了工部一個六品官員盧志亮,讓他來全盤主管鍊鋼鐵。
袁康幾人在第一線,按照資料參謀指導那些工匠。
盧志亮也是鐵匠之家出身的,因為有老一輩的影響,他對於鍊鋼提高鋼鐵質量,比他倆還上心,經常和他倆一起參謀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