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世人已經給他印上了一個損人損及的標籤,即便是郭嘉也記得他的奇兵弄險,而忽視了他在正兵上的成就。
也正因為如此,水鏡先生才給了他一個一生謹慎從不弄險,一弄險就無人可敵的評語。
“先生可謂是用心良苦啊!”
郭嘉苦笑著說道。
按照賈詡的建議,整個北方四州都要納入規章制度的管理之下。
文武分開,互相制衡,長治久安。
不敢!
賈詡抱拳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既然主公讓賈詡充當長史,賈詡就要儘自己的本分。”
他之所以投奔郭嘉,可不是想一輩子庸庸碌碌當個閒差的,他也是個有野心有抱負的人。
司馬徽雖然不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但卻是個合格的教育家,對四個弟子因材施教。
四個弟子各有所長。
賈詡擅長正兵,主張以正治軍,將軍隊納入規章制度之中,削減將領的個人魅力,增強軍隊的整體能力。能夠做到入則收斂光輝,出則鋒芒畢露。
龐統擅長奇兵,主張以奇制勝,強調將領本身的隨機應變的能力,不太注重什麼規章制度。只要能夠打贏就是好部隊。
諸葛亮則融合了兩家所長,出奇勝,以正和,所以在四個弟子中最為優秀,成就也不可估量。
多謝先生!
郭嘉點了點頭,道:“就這麼辦吧!”
其實他也對雲州的軍隊有些擔憂,唯恐自己出了點岔子,整個軍隊就會垮掉。
按照賈詡的建議,將雲州軍納入制度之中,就可以避免這種問題。
還有!
賈詡補充道:“主公可以效仿大漢的制度,設立臨時拜將制度,有戰事可以拜一員戰將率軍出戰,以文臣監督負責後勤工作。戰後收回印信,軍隊迴歸五營,將領則閒據云州。”
他這麼做也是削減武將的實力。
這……
郭嘉忍不住有些無奈,這樣一來,還是走回來後世以文制武的老路了。
雖然郭嘉不想承認,以文制武確實是一個穩妥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