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州軍雖然軍紀嚴明戰鬥力強,但卻有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武將對軍隊的影響力太大。
郭嘉能夠指揮所有的軍隊,是基於所有將領都對他忠誠的原因,一旦時間長了某些將領見異思遷或者是郭嘉出了什麼意外,整個軍隊就會陷入混亂之中。
比方說趙雲是騎兵統領,在騎兵中說一不二。
現在他雖然忠於郭嘉,但是時間長了,或者是郭嘉出現了什麼意外,這支軍隊以後就姓趙了。
以人格魅力影響大軍雖然簡單有效,但是卻暗藏殺機。
老狐狸賈詡早就看出了這一點,所以一直隱忍不發,直到郭嘉再次回來,這才假借處理徐榮的事情,推出了新的制度彌補了這個缺陷。
如果按照禁衛軍的設定,設立文官監視諸軍,削弱將軍對軍隊的控制權,將後勤供應大權收歸將軍府,如此一來,只要將軍府的機構存在,雲州軍的工作都能夠正常執行。
賈詡這是在雲州軍這條野馬的頭上加了一根韁繩。
人生充滿了意外,誰也不能說能夠一切順利,賈詡相信,唯有一個穩定有效的制度,才能夠長治久安。
他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郭嘉沉默了良久。
賈詡的這一次改革兵事,加強了對軍隊的控制力,的確比他那種散養的辦法安全的多。
就算他在不在雲州,只要將軍府正常執行,軍隊就不會出亂子。
原本軍隊都歸雲州管理,現在分出了北軍五營,一下就把軍隊分為了兩部分。
郭嘉直轄的部曲和地方軍。
可是這麼一來,又要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分治問題。
郭嘉的部曲自然由將軍府管理,而地方上的軍隊也都交給了各地的刺史太守。
如此一來,就要制定兩個管理體系。
“可以完善刺史和將軍功能,每一州分出一個刺史和將軍,刺史負責民政後勤,將軍負責軍事。另外各地太守也應該補全都尉的職務,雙方互相監督,方能保證地方穩定。”
賈詡緩緩的說道。
作為黑水的大弟子,賈詡是追隨水鏡先生最久的學生,深得水鏡先生的真傳。
司馬徽雖然是黑水的首腦,但是他最擅長的就是兵家理論,賈詡對兵事理論理解遠遠超過其他的學生。
也正因為如此,賈詡才比其他三人穩重,只有迫不得已才會弄險。
但是令人感到諷刺的是,賈詡之所以出名,正是因為他在長安弄險一戰成名,這才落了個毒士的名聲。
其實賈詡有些冤枉,他在正兵上的建樹比奇兵強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