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遠洋航行的歷史要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
秦漢時期,我國造船業的發展出現了第一個高峰。秦始皇在統一中國南方的戰爭中組織過一支能運輸五十萬石糧食的大船隊。據古書記載,秦始皇曾派大將率領用樓船組成的艦隊攻打楚國。統一中國後,他又幾次大規模巡行,乘船在內河遊弋或到海上航行。
到了漢朝,以樓船為主力的水師已經十分強大。據說打一次戰役,漢朝中央政府就能出動樓船2000多艘,水軍20萬人。艦隊中配備有各種作戰艦隻,有在艦隊最前列的衝鋒船“先登“,有用來衝擊敵船的狹長戰船“蒙衝“,有快如奔馬的快船“赤馬“,還有上下都用雙層板的重武裝船“檻“。當然,樓船是最重要的船艦,是水師的主力。樓船是漢朝有名的船型,它的建造和發展也是造船技術高超的標誌。
原本這些書上的記載,郭嘉覺得是有些誇大其詞的。但是親眼目睹了一下,才覺得傳言不虛。
這一艘樓船是旗艦,擁有五層甲板,每層甲板能夠容納近三百餘人,滿員負載能夠容納千人。
算得上是一艘龐然大物了。
只是……
郭嘉搖了搖頭。
漢代樓船的打造還是基於近海戰鬥的需要,船帆和長漿並行,所以船的遠洋能力並不突出。
比方說,船帆只有兩面,一個主帆,一個輔帆,能夠藉助的風力有限,大部分時間還是以漿劃為主。
另外,船體的構造也不太合理,運輸士卒的作用多與戰鬥的用途。
在沿海使用還可以,真正到了海上就有些相形見絀了。古月等人能夠憑藉一艘樓船遠渡重洋到了墨西哥,絕對是一個異數。
想要遠洋作戰還需要改進。
想到這裡,郭嘉忽然對著古月招了招手。
“大將軍,您還滿意吧?”
古月笑眯眯的問道。
說起打仗,他不行,但是說起航船,他可是個中能手,畢竟也是大漢的樓船將軍。
“當初你就是坐著這種樓船去的扶桑?”
郭嘉好奇的問道。
不錯!
古月點了點頭,有些心有餘悸道:“只是當時去了三艘,只回來了一艘。可謂是九死一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