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得能長久,人行絕禍危。
逍遙三界外,永永證無為。
元始天尊在玉帝左下旁,五人左中之位,於《太古經》對眾仙真大神天尊說道:“元者,氣之先也。始者,物之初也。是以虛無自然,清淨無為,包羅眾妙,應接群生,故曰元始者也。
眾天尊者,上玄至極,高明貴真,三界之主,天人之師,幽贊德號之所稱也。說者,宣述敷演也,造作遷流也。慈雲覆布,法雨垂滋,普潤群情,善芽增長。
太古者,無名無象,不變不遷,虛空同體,歷劫長存,先天地而不為老,後六極而不為下,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經陰陽而不殆,不生不死,無往無來,卓然安靜矣。”
元始天尊大發慈悲之行,廣開方便之門,宣揚妙旨,述作微言,救度蒼生,悉除眾苦。經者,非俗談鄙語之稱,乃妙法真常之異號,總善之要徑,入聖之階梯,是逍遙之正路,平坦之玄途,廣莫之野,無何有之鄉。古今達士無不遊茲。若苦海眾生,素蘊仙風,宿有靈骨,遇此金文,一聞解脫,捐諸業縛,遠離煩惱,優遊方外,詎不幸哉。
天尊說道:“夫聖人垂教,若天行四時,率信而善應也。語若樞機,正如號今發而直截,無不中也,出而威明,無不當也。譬如良藥玉漿、大明之燈,能治眾生一切苦疾,能破群迷黑暗痴業。言勝金石心地。動若春風,激悟凡夫,頓開心地。榮通萬化,各復其根。引接世人,解冤釋縛,出離生死,超脫有無,遊於大道,奚不至矣哉。
有動之動,在乎無動。
“有動者,應機也。無動者,抱元守一也,歸根覆命也。故經雲:清者濁之源,靜者動之基。唯精唯一,允執厥中。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至靜不動也。”
有為之為,在乎無為。
“神本湛寂,感而遂通,不得已而後起,,隨機接物,妙用無窮。去智與仁,故循天之理,淡然無極,而眾妙歸之。”
氣住則萬物皆生。
“專氣致柔,能如嬰兄。抱守沖和,真氣氤氳,萬物皆長生也。知和曰常,心使氣曰強。強者,堅強壯老,死之徒也。”
氣泯則萬物皆滅。
“氣絕神逝,九竅百骸變滅塵土也。更何疑之。”
物物相資,固養其根。
“以虛養虛,以實養實。何以故?忘形養氣,亡心氣養神,忘神養虛,虛室生白,吉祥止止,神氣衝寧,靈根深固,故成長生久視之道也。”
默而悟之,我自植之。
“至道至玄,不假外物而得。默默昏昏,無應無問。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隨萬法,可以全生,可以複本也。”
出乎無間,
“無間者,無有也。是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圓通無礙,應化無窮,遍滿十方,時時運動,無有間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