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帝掃過陸錚,這小子!到是個沒有任何野心的。
比躍躍欲試的皇子們強太多了。
“方才家父說過,國難當頭,匹夫有責。”
顧瑾聲音清越,如同溪流擊打岩石,有著朝臣沒有的少年遺意氣。
這句話誰都會說,顧四爺方才也說過。
隆慶帝當時只感到好笑。
可一樣的話語從年輕的文弱儒雅少年顧瑾口中說出來,隆慶帝有顧瑾願意為國家捨身忘死的感覺。
“國難?誰不知道帝國太平盛世?哪裡來得國難?”
有見不得顧瑾好的朝臣發話,“嘴上沒毛,辦事不牢,你個不懂事的少年妄議朝?中瞭解元,你依然還很稚嫩,何況這個解元……有待商榷。”
“有考題洩露的嫌疑。”
顧二爺能挑動落榜讀書人鬧事,自然在朝廷上也有一些幫手。
隆慶帝雖然寵愛何大人,在朝廷上一向講究平衡,有著貪財名聲的何大人不是沒有政敵的。
有不少自詡正義剛正的官員看何大人不順眼。
自古利益動人心,本屆科舉的學子素質很高,有才華的人遠遠高過歷年。
在官場上,師生關係是最為牢不可破的。
學生一旦背叛老師會被人戳脊梁骨,名聲也就完了。
但凡有野心的官員都想成為本科會試的主考,畢竟按照規定,誰是主考,本科高中的進士都要將其當做坐師。
何大人從未主持過科舉,所以隆慶帝才讓他先去做北直隸鄉試的主考,然後用此經歷堵住反對何大人為會試主考的嘴。
正義的朝臣最是見不得何大人再添一堆有才學的學生。
千方百計想把何大人拽下馬去,顧二爺能掀起這麼大的風浪,也有反對何大人的朝臣相助。
顧四爺向發話的朝臣投以感激之色,讓冷峻堅持正義的朝臣一愣,有種說不出的荒謬!
誰實話,但凡心懷正義,督促隆慶帝做明軍聖主,把自己當做明臣的人看不上何大人。
更看不上紈絝顧四爺。
他們自覺高永樂侯一等。
永樂侯只會媚上罷了,典型的小人,同何大人一丘之貉!
顧四爺開口道:“陛下,不是臣不聽您的,而是這位大人說到科舉鄉試的事,臣以為臣還能再說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