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帝眸色深沉幾分,何大人想要如何幫陸錚圓謊,畢竟他是神機營指揮使,而非錦衣衛。
“你多派錦衣衛保護陸錚,朕不想他出任何的意外。”
“臣遵旨。”
錦衣衛指揮使明顯是親自領人去保護陸錚,何大人暗暗搖頭,皇上對陸錚真是好呀。
*****
禮部衙門,顧二爺總算是走通同科的門路,其中少不了藉助妻子孃家的人脈關係,他又拿出大筆的銀子疏通,總算親眼見到兒子的試卷。
顧二爺草草掃了一遍,同兒子複述的文章沒有半分相似。
而且文章幼稚,破題都破錯了,以這篇文章的水平,沒能中舉再正常不過。
單看這篇文章,何大人沒有徇私舞弊。
顧二爺又仔細看了看試卷,發覺這篇文章的字同兒子只有幾分相似。
莫非有人調換了兒子的試卷?
畢竟兒子是他親自教匯出的,對兒子的筆跡很熟悉,雖然這篇文章儘量模仿兒子筆跡,終究是瞞不過顧二爺。
“顧兄儘量快一些,令郎的試卷是我偷偷拿出來的,被旁人知曉,我頭上的烏紗帽難保。”
不是欠著顧二爺夫人孃家的人情,他也不至於冒著得罪何大人的危險偷偷拿出這份試卷。
方才他以抄錄試卷的名義取出幾份卷子,因為太過沖忙,他腳下還搬了一交,崴了左腳,半天起不來。
後來還是路過的小官幫了他一把。
顧二爺好似想看清楚卷子,將卷子更加貼近眸子,他寬大的袖口正好擋住頻頻向外張望的同科。
快速準確換走兒子的試卷,並把早就準備好的文章攥在手中,顧二爺同科沒察覺任何異樣,接過顧二爺遞過來的試卷,他匆忙而去,“下次令公子一樣有機會的。”
他必須得在被人發現端倪前,把卷子放到原位。
顧二爺並沒被同科安慰到,出名要趁早,少年舉人比中年舉人更被人看好前途。
他當年就遲了三年參加會試,沒有同大哥一起下場。
他也以為自己很快就能追上大哥,現實是他不僅沒追上顧清,連顧湛都拉他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