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吃肉,總要讓何大人喝點湯。
總不能既然何大人幹活背黑鍋,又不讓他得不到好處。
何大人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即便他將來升任首輔也難以脫離隆慶帝的掌控。
畢竟一個名聲有瑕疵的首輔更聽話,也更依賴於帝王。
隆慶帝最近幾年對朝政有幾分倦怠,不如剛登基那幾年勤勉,然而他對朝廷的掌控絲毫不弱於勤勉政務的先帝。
京畿兵權更是牢牢的把握在他手中,幾支拱衛京城的近衛統領,互相牽制,又互相監督,都是隆慶帝比較信任的。
“何愛卿只是遵從朕的意思沒有貼出中舉前十位舉人的試卷,外面的風言風語,何愛卿不必理會,朕是相信你的。”
隆慶帝寬慰委屈的何大人。
顧瑾的鄉試文章,唯有帝王看出好來,必須得有遠見才能看出文章的可貴之處。
甚至顧瑾文章中蘊含隆慶帝未來幾年想做的朝廷大事,他怎可能把這篇文章貼出去讓天下讀書人和朝臣鑑賞?
當然還有顧湛,他的第十名是有水分的。
再加上何大人不僅主持北直隸的鄉試,他亦是隆慶帝欽點的會試考官。
隆慶帝可不想何大人得到讀書人的稱讚和信服!
何大人帶著幾分舞弊尋思的疑點,對隆慶帝最是有好處。
倘若隆慶知曉以後會發生那麼多的事,他一定會把試卷貼出去。
正因為他對何大人這份心思,才促成顧瑾同陸錚第一次親密無間的合作。
何大人誠惶誠恐道:“奴才不敢辜負陛下的信任,在會試上為陛下選出最出色的人才。”
“錚兒去了何處?朕今日就沒見過他。”
“……”
何大人心頭再被隆慶帝捅了一刀。
他為陛下費盡心思,盡忠職守,可終究比不上陸錚。
錦衣衛指揮使道:“陸侯爺探聽反賊的訊息,特意帶錦衣衛趕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