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陪同南方一批海船而來的廣東海商拿下了最後三張海貿公司牌照,今天送銀錢過來,整整60萬兩。
同時還帶來了一批船隻。
總之,朱塬當初列舉的條件,20萬兩白銀,上交兩成股份,每張牌照提供兩萬石糧食的運輸船隻,無論這批海商背後站著誰,該掏的,一點都不能少。
海商們倒也沒有討價還價,讓朱塬省事了許多。
親自負責驗收銀錢入庫,朱塬又讓海軍都督府接收了船隻,忙碌一番,找來營海司的賬簿查了查,有些感慨。
錢多。
花不完啊。
朱塬當初的想法,是打算完全自給自足的,無奈,老朱實在是替自己想得太周全,給的也太多。
比如之前最大開銷的造船,預計800艘500料海船,本來只是木料,就需要花銷40萬兩。但,當時老朱不僅讓人送來了10萬兩白銀,還允許營海司動用賦稅抵扣,再加上自己這邊的置換措施,總之,40萬料木材,實際上連老朱給的那10萬兩白銀都沒花完。
再就是,定海周邊數萬士卒民夫的口糧,這也是一個花銷大頭,大規模海捕啟動之前,糧食一直都是從各處府庫調撥,不需要營海司花錢籌措。
這等於又給朱塬每月省了好幾萬兩銀子。
於是,直到當下。
連續幾個月下來,營海司從海貿公司牌照和市舶稅收兩方面獲得的收入,累計就達到216萬兩白銀。
朱塬相信老朱肯定注意到了這筆錢。
不過,出於信任,或者,應該也有一些考驗的心思,一直都沒有向他詢問太多,更別說討要。
再說支出。
近幾個月來,最大的一筆,也只是近期動用現錢收購百姓魚獲。
過去一段時間,這部分銀錢開支累計才17萬兩,考慮到這一陣颶風到來,再之後,漁汛時間也所剩無幾,預計總開支不會超過20萬兩。
至於其他,建造燈塔,修繕港口,乃至成立明州雜貨連鎖公司大規模收購麻料等等,相對來說,開支都不算多。
就說建造各種基礎設施,主要開支,其實依舊是口糧。
這部分,官倉供給和自家魚獲,直接抹平。
總而言之,當下定海縣衙日夜有精兵看守的那座庫房,還堆放著多達178萬兩的白銀。
若是按照朱塬未來十年打造海軍開拓海疆的各項計劃,這筆錢遠遠不夠,但,短期內,又實在花不完。
上午翻過賬本,考慮一番,朱塬就決定分出100萬兩上交金陵。
大軍南征北戰,特別是之後攻破了大都,總是需要犒勞一下的。
坦白說,朱塬覺得老朱在這方面實在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