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及時更換粒子電池,太空核力工廠的生產總值,比地面核力工廠還要高。
太空材料實驗室也有非常多的優秀產品,先進材料是科技實現的基石。
比如智慧機器人的關節和機械裝置的運動,都需要軸承來實現。
低摩擦性材料研發成功之後,滾珠軸承已經取代磁懸浮軸承,成為機械裝置上最好用的軸承。
滾珠軸承可以承受極大的力,適應性範圍很廣,磁懸浮軸承卻無法承受很高的壓力。
滾珠生產在地球上是鋼珠冷卻之後,在經過不斷打磨,形成圓球型的鋼珠。
鋼珠需要打磨,這是因為鋼水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在成型的過程中,略微形成水滴型的鋼珠。
必須要經過打磨,才能保證每一份鋼珠的形狀都是圓球型。
現在的技術已經能保證每個鋼珠公差很小,所有鋼珠基本上都近似相同的圓球型。
但這種鋼珠依然有瑕疵,受到重力的影響,鋼水裡面的合金材質出現略微分層。
這就不能保證鋼珠材質完全相同,在精密製造領域,鋼珠之間不同的差異,會帶來致命的影響。
太空材料實驗室生產這種鋼珠材料,那就完全規避類似的問題。
不只是這種鋼珠,太空材料實驗室研發出很多材料,這些材料都是因為地球自身特點的限制,無法在地球上完美生產出來。
太空物理實驗室的貢獻最大,這幾個實驗室的貢獻,佔據整個太空實驗室總貢獻的80%以上。
科學家們預測的沒錯,在太空中能感受到的引力更加清晰,讓引力相關技術進展很快。
這其實也是可以預見的事情,指南針能辨別南北,就是因為地球磁場的影響。
但指南針在某些地方卻會失靈,這些地方無一例外都有很強的磁場。
電磁力是四大基本力的一種,它和引力也有某種類似的情況。
在地球的地表,地球引力起到決定性的支配作用,它的影響遠遠超過其他天體引力的影響。
科學家們在地表研究引力,收穫的絕大部分成果,那都是地球引力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