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學霸的科技樹> 第288章 新材料新技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88章 新材料新技術 (2 / 3)

只要功率足夠,任何一個智慧裝置都可以變身成中微子通訊網路的小型基站。”

這項技術成功之後,趙照立刻把它應用在中微子通訊衛星上,小巧的中微子捕捉調製器,可以讓中微子通訊衛星體積更小,攜帶更多的能源,開發一些重要的輔助功能。

中微子實驗室抓緊時間測試衛星,他們要趕在質量投射器投入使用之前,把中微子通訊衛星做好。

人機智慧互動實驗室,實驗室主管呂秦嶺正看著一個新型材料,這是高密度氯化鉀。

材料研究院主任馮雲德交給他的資料上寫明,這種材料可以把電訊號轉化成神經快速識別的生物電訊號。

它也能把神經末梢的生物電訊號,快速轉化成正常的電訊號。

呂秦嶺很快指導科研人員,研究這種高密度氯化鉀材料。

馮雲德用耳骨做的實驗,他認為耳朵離大腦較近,痛覺神經又不密集,還有敏感的神經系統。

呂秦嶺考慮的更多,需要全面驗證這種材料的效能。

他不只是在耳骨上面做實驗,額頭、頸椎、手臂、眼眶等身體上神經敏感的地方,他都開始做實驗。

開始是用動物進行實驗,確保實驗安全之後,招募志願者進行人體實驗。

基因實驗室製造的人造器官,可以保證志願者生命安全,只不過實驗的過程有些痛苦。

呂秦嶺經過細緻的實驗,他了解到高密度氯化鉀的特性。

這種材料確實可以轉化生物電訊號,只要它接入到神經末梢中,就能發揮作用。

神經末梢必須要直接連通大腦,如果透過脊柱中轉,這個材料的特性幾乎不會起作用。

這也就要求它放置的位置必須在頭部。綜合頭部各個地方,依然是耳朵軟骨最為方便。

呂秦嶺研發出生物電訊號傳導裝置,它的形狀很像是一個耳釘。

裝置直接穿透耳骨,裡面的高密度氯化鉀材料會在智慧裝置的控制下,自動與神經末梢連線。

氯化鉀材料只有50微米粗三毫米長,裝置總質量只有100克,裝置其他大部分模組是電能供應與通訊模組。

呂秦嶺給自己扣一個耳釘型的生物電訊號傳導裝置,嘗試操作智慧機器人。

他閉上眼睛集中精神,給機器人發出正步走的指令。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