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史玉眾最後和姬子瑜、崔寧等也私下溝通,所謂的“順應民意”也罷、“力排眾議”也罷,以“今年過節不收禮 收禮只收腦貝金”為核心思想,以禮品和送禮市場為主要策略的電視廣告創意,就這樣定下來。
而腦貝金的眾位高管,儘管自認為自己的策略也有可取之處,但是在電話溝通了幾位銷售人員,以及公司的家屬客戶之後,崔寧的策略支援率是當仁不讓遙遙領先的,事實勝於雄辯,所以他們只好閉嘴,否則就更顯得自己水平有限了。
在姬子瑜的主導下,自然是有合作協議的,但是主要是策略指導,因為電視廣告,還涉及指令碼、拍攝成本和製作週期,需要進一步溝通。
但是儘管如此,在回公司的路上,蘇若晴看崔寧的眼睛裡都冒著天上的星星,強烈要求崔寧給自己培訓,如何做策劃和創意。
華夏雖然是參與過很多崔寧的提案,以及自己的方案被崔寧多次點評,但是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就是想著崔寧多教教自己,讓自己成為真正的大師。
“算不上大師了”崔寧說道“華總監,我之所以沒讓你說話,就是避免意見過於的分散不一致,然後大家爭論不休,畢竟我是姬總的朋友,而蘇若晴是魅力無敵,對方的高管都是做營銷的,可以說幾乎都會認為品牌、策劃公司都是花架子,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不過我是要重點培養你的,你一定要多想,多總結。把思路真正的開啟。”
感受著華夏的能量值從50上升到了65,崔寧也是真的想把公司做成超級高手的一個組織。
“崔總,其實公司很多員工都想著你給大家上上課,畢竟很多人都沒有受過嚴格正規的策劃訓練,學校裡的課程,和真正的企業和完全是兩個世界”華夏說道“要不你係統的給我們講講吧”
“也好”崔寧想了想說道“就這幾天吧,抽個下午的時間,我們一起聊聊,創意、策劃、品牌那些事”
“太好了”蘇若晴眼睛裡的星星在發光“我一定要做好筆記,爭取自己也會給企業出創意”
品牌公司,說行動就行動,不會有官僚主義和大企業病,所以兩天之後的一個下午,崔寧在公司內部主講的“品牌與創意”客場,就正式開始了。
不過除了公司的員工之外,萬星龍和姬子瑜也要參加,然後龍一和龍大自然也不會放過這次機會。
崔寧的大會議室是坐不開200人的,但是崔寧把會議室的一面牆做成了可以推拉的,像是東洋國的推拉門一樣,一旦推開一面牆,就可以把會議室和辦公區連起來,公司的上下人等,就可以全部坐著小凳子,參加公司的大型會議。
開場,崔寧單刀直入,問了一句話:
“請問大家,究竟什麼是品牌?誰來回答?”
“品質的招牌就是品牌”回答的張大海,這是一個能量值從35提升到55的人,最近也是精力旺盛,想著做出幾個經典案例來。
崔寧點頭,繼續問:
“還有什麼其他說法嗎?”
蘇若晴說道:
“我覺得品牌就是有一定價值的商品商標”
崔寧繼續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