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輛馬車,雖然無人護持,可在車伕的位置,卻坐著一位,一看就不是好惹的和尚。
府兵的身後,就是數十名百姓,拖拖拉拉地綴在最後面。
這一行人,正是朱璃一行。
解決了華陰縣的事情,朱璃一刻都沒有耽擱,立刻就招呼董凝陽啟程南下。
可他這一走,呼啦啦地就有無數人跟了上來,耿弇連天德軍的都尉都不幹了,直接就跟在了朱璃的屁股後面,儼然一副家將的模樣。
舒賀、王僉等四人,本來就是追著朱璃來的,豈有不跟上之理。
至於齊妙戈,潘炕等人,同樣帶著好奇、探究,亦或還有別的目的,也遠遠地綴在朱璃身後。
至於那些百姓,都是在華陰城中,受到過朱璃接濟的人,這其中就有趙三山一家四口、韓遜等人。
不管如何,跟著朱璃,起碼不會少他們一口吃的,如果說原先,這些百姓還只是猜想,那麼一路而來,也讓這些百姓,更是死心塌地地賴著不走了,朱璃確實沒有放任他們不管。
但凡打尖、住店,他們一個都不會落下,全都有份,好在董凝陽帶的錢多,否則,光是這群人,非得將朱璃吃垮不可。
時近中午,正是人困馬乏之時。
不過,這個時候,前方的一個小鎮遙遙在望。
小鎮大不大,一群人大多都不曾留意。
因為在路口的一顆大樹上,一面三人高的大招牌,瞬間就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只見那迎風招展的招牌上,“有間客棧”四個大字,十分惹眼;肚子餓了,就碰到了客棧,誰還會注意小鎮大不大。
看到客棧,無數人的肚子,都不由自主地“咕嚕嚕”地響了起來,尤其是小孩子,更是興奮不已,雖然他們不認識字,但他們熟悉客棧的形象啊。
就好像後世的“肯德基”、“要德”、“豪享來”等快餐店一樣,小孩子不認識字,但他就是知道進去能吃到什麼。
這些小鬼頭,一個個巴巴地伸長脖子,向著那個走在最前方的身影望去。
無他,根據這段時間的經驗,在他們幼小的心中,已經總結出了一個規律,只要那個騎紅馬的好心大兄,要是駐馬打尖,他們就可以趁機飽餐一頓了。
這家客棧的老闆,真會選地方,整個客棧正好坐落在小鎮邊上,只要從北面來的人,看到小鎮,第一眼準能看到他家的招牌。
像這種路邊客棧,一邊都是露天的,食客多少,一目瞭然。
客棧的規模不小,只看那門口排放的數十張桌子,就可以看得出來。
可適逢戰亂,生意一點也不景氣,放眼客棧門前,偌大的地方,僅僅只有六、七個人在用餐,其中大部分路人,都是要上一碗白開水,就著隨身攜帶的乾糧,慢慢地咀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