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允感覺大宋朝的朝廷就像是一個十分嚴密的大型機器,無論是什麼材料扔進去,最後出來的產品都是一般模樣,它總是能夠內部進行糾正。
這樣似乎沒有什麼不好,至少能夠保證產品的一致,但在蘇允看來,這機器生產出來的都是不符合市場需求的東西,有點像是在2025年生產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東西一般。
不符合時代的東西,造得再好也沒用啊!
蘇允在樞密副使幹了幾個月時間,這幾個月時間,在高太后、宰執諸公看來,蘇允在樞密副使的位置上幹得十分出色!
蘇允進退有據,與同僚相處極好,又將自己知軍的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在與三省等合作協調上,更是深諳眾意,比一般的老臣都要老成持國,實在是令人讚賞!
但他們不知道,蘇允卻是極為煎熬。
因為在蘇允看來,宋朝的軍隊已經是徹底爛掉了,貪腐、軍紀渙散、內部山頭林立、用人唯親、排除異己,有才能的軍人根本得不到重用,而那些不學無術的人卻佔據了重要的位置……
而這些在樞密院中卻是被視若平常,甚至將其視為慣例,但凡要對這些狀況下手,總有人跳出來說某某時候開始便是這個慣例,祖宗法怎麼可以輕易改云云,然後其他的人便紛紛贊同,隨後便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比如說現在放在蘇允眼前的軍糧貪腐案,原來是軍需處的監督部門檢查到西軍某廂將年底發給士兵的糧餉全給貪了,然後士兵起兵反抗,隨後被鎮壓了,但此事也被揭發了出來,於是軍需處將此事報了上來。
關於此事的處理,在蘇允看來很簡單,既然是貪汙軍糧,案例處理便是,但是卻是有好幾個朝官找過來,說犯事的是某某開國將帥的孫子啊,畢竟是身份特殊,不能處理得太狠啊,罰銅幾斤也就算了云云。
蘇允自然是不肯,然後其他同僚樞密副使便過來勸說了,說其祖父對朝廷貢獻極大啊,他家幾代人為大宋戰死了多少人啊,處理了他,大宋將門恐怕都要人心惶惶啊云云。
後面報到了樞密使那裡去,然後便得到了指示,說直接罰銅十斤,杖二十,說是重罰云云。
然後這將官就這般沒事了,而據說他鎮壓士兵,直接殺了數十人,那數十人還被當做犯兵處理了。
蘇允在軍中待過,他見識過軍中的黑暗,但此次他擔任樞密副使,算是來到了大宋朝軍事最高的機構裡面,發現下面暗無天日,而權力最高處,亦是烏雲遮望眼啊!
而在已經如此糜爛的軍事體系中,所有人視若無睹,都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事情,這個事情令得蘇允又是吃驚又是煎熬。
因為蘇允心裡很清楚,這樣的軍事體系,以後去對抗金兵的時候,就跟朽爛的屋子一般,只要金兵揮動鐵錘敲擊樑柱,那腐朽的樑柱一折,那麼整個大宋朝這棟華麗無比的大廈,便會瞬間坍塌!
而在華麗大廈下面辛苦勞作,供養這座華麗大廈的勞苦百姓,有很多人都會被埋在底下,為這大宋朝陪葬去!
而蘇允這個先知且清醒的人,試圖喚醒這些懵然無知人,但只是吆喝了幾聲,便被塞上了嘴巴,然後被綁在這車上,跟著大隊一起奔向死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