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蘇允從蘇軾處知道,自己已經被定為工部尚書,中書那邊已經開始在走流程了,不日便會下達。
蘇允倒是有些錯愕。
工部尚書?
蘇允入仕以來,工部這個名字便基本沒有出現過,存在感實在是太低了,以至於蘇允有時候都察覺不到這個部門的存在。
不過按理來說,元豐改制完成之後,工部的職能也該恢復了吧?
蘇允問蘇軾道:“之前的工部尚書是誰?”
蘇軾聞言愣了愣道:“以前好像範鎮擔任過,不過那是改制之前,只是個寄祿官階而已,至於改制之後……”
蘇軾頓時陷入了冥思苦想之中,一會之後才搖搖頭道:“好像、沒有?”
蘇允:“……”
“那工部侍郎呢?”蘇允又問道。
蘇軾這會兒倒是知道,笑道:“這個我知道,改制之後的第一任工部侍郎是熊本,現在的侍郎乃是王克臣。”
蘇允聞言有些詫異道:“熊本?”
蘇軾見蘇允詫異,笑道:“你不熟悉也是正常,熊本在熙寧年間比較活躍,他是王介甫相公當年最為堅定的支持者之一。
之後王相公退出中樞,熊本雖然也還在為朝廷所用,但基本都是去邊地平復蠻夷,到了改制之後才回來的。”
蘇允頓時點頭,嗯,邊緣官員。
蘇允又問起王克臣的身份,蘇軾笑道:“王侍郎是將門子,先祖是國朝開國將領王審琦,之前一直在西北為知州,後來王中正西討失敗,告他姑息士卒,因此被貶謫去單州,好像是這兩年才回來的吧。”
蘇允神情頓時有些詭異:又是一不受重視的邊緣官員?
這工部明明是六部之一,但卻沒有尚書鎮守,前後兩個侍郎,都是爹不親孃不愛的邊緣人?
明白了,這工部就是用來收納這些不被重視,但又需要安置的官員的部門!
蘇軾見蘇允神情不是很好,趕緊安慰道:“雖說工部是低調了些,但也有很多東西可以學習的,你去工部好好學學,等時機成熟了,我再使使勁,把你調去別的部門就是。”
蘇允見蘇軾神情關切,頓時笑了起來,道:“不用不用,工部就挺好,哈哈,挺好。”
蘇軾有些擔心的看了一下蘇允,心想自己這侄兒是不是被氣壞了。
唉,想想也是,明明是青雲直上的政壇新星,但如今卻是被人排擠被人忌憚,被擠去工部坐冷板凳,任是誰都覺得憋屈,何況是自己侄兒這等少年得志的人。
蘇軾怕蘇允喪失了意氣,趕緊又道:“工部雖然低調,但終究是六部,你現在也算是成了尚書,那也是朝廷中少有的重臣了,等以後稍微做出點功績,再平調去其他六部,那就是成了炙手可熱重臣了。
再不濟,工部也算是油水頗多的衙門,雖然不太受重視,但手上也能掌握不少的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