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眉山蘇氏,蘇允最賢> 第二百八十二章 軍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八十二章 軍改! (1 / 2)

甄時選走後,蘇允在靜塞軍待了個把月的時間,便將靜塞軍練兵的工作完全交給了折可適以及王舜臣等人負責。

有了齊英營的經驗在前,已經不需要蘇允太多的時間在裡面,只需要做好後勤的保障工作便可以了。

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呢。

蘇允打算在鄜延路搞軍隊改革。

八千騎兵可以作為破陣尖刀,可以作為改變戰場的關鍵力量,但光是騎兵是不足以改變整個局勢的,鄜延路還有大量的基礎軍事力量需要進行改造。

在蘇允選拔了八千騎兵之後,如今鄜延路賬面上還有兩萬三千的禁軍,三萬餘廂軍,以及數量眾多的鄉兵、蕃兵、土兵。

禁軍自然不用多說,這是朝廷直接控制的軍隊,屬於大宋中央兵。

而廂軍則是諸州之兵。五代時因鎮守城廂,故有此稱。

宋代廂兵最早是由各地藩鎮舊兵和新創雜役軍組成,名義上是常備軍,實際上兼有地方軍和雜役軍的雙重性質。

不過隨著各地就糧禁軍的大量設定,廂兵和禁兵作為地方軍和中央軍的差別,已經在逐漸消失。

不過雖然如此,但依然存在著區別。

禁軍其實是最主要的戰鬥力量,而廂兵與其說是兵,實際上更加準確的說法其實是工程兵。

廂兵一般沒有戰鬥任務,無論在京廂兵或諸州廂兵,主要從事勞作,如屬宣徽院統領的在京諸司的廂兵,主要用於畜牧、修繕;

諸州的壯城軍用於修築城池,作院軍用於製造武器,橋道軍用於修路築橋,船坊軍用於造船,裝發軍用於運輸,河清軍用於治理疏浚河道等。

甚至還用於侍候和迎送官員、郵遞、開荒等。

而在戰爭中,廂兵往往充當運糧隊,特殊情況下才用於戰鬥。

因此,廂兵訓練教閱極少,勞役負擔沉重,素質差,地位低,俸給少。

至於廂兵為什麼被這般使用,原因還是在於兵源之上。

廂兵主要來自招募,凡召募之兵,壯健者選充禁軍,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則充廂兵。

另一部分以謫發罪犯充當,如宋法律明定,“牢城指揮以待有罪配隸之人”。

此外,還有一部分來自禁軍的“落廂”者,即“禁軍有退惰者,降為廂兵”。

也就是說,這些基本上都是從禁軍中淘汰下來的,要麼是身體不夠強壯,要麼是沒有什麼戰鬥精神,因此不受重視也是正常。

而鄉兵則是不脫離生產的地區性武裝組織,大抵與後世的民兵相似。

其成員不隸兵籍,糧餉器械由本鄉自備,定期參加訓練,戰時守衛鄉土。

其名號繁多,如河北、河東神銳,河北、陝西強人,陝西砦戶,河東、陝西弓箭手;

河北、河東、陝西義勇,河北、京東弓箭社,川峽土丁,川峽壯丁;廣西土丁,廣東槍手,福建槍仗手等。

鄉兵的訓練,多在農閒季節進行。

仁宗時,廣西土丁每年冬天利用農隙教閱,練習槍、鏢、牌三種兵器。神宗時,土丁自十ー月至翌年正月,“均作三番”,每月輪教一番。

英宗時,河北強壯以時教閱,“農隙分曹角射,歲終都試,以示賞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